【暖民心行动2023】就业促进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4-07 11:00 信息来源:歙县人社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就业促进行动2023年实施方案

 

一、年度目标

2023年,力争50%(5个)城市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60个左右,开发公益性岗位430个左右,开发一批机关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政策性招录(招聘)岗位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留黄就业率逐年提升。举办招聘会不少于90场次。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2750人次以上,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400人次以上。

二、推进举措

(一)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扩大“三公里”就业圈覆盖范围,推动基层就业服务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共享,提升社区就业服务水平,更多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扩大社区就业岗位供给,鼓励开发更多灵活就业、新形态就业岗位,加大社区周边个体工商户等实体岗位摸排,及时精准推送给社区居民,为社区重点群体提供精准就业帮扶,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

(二)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持续开展高校毕业生筑巢引凤”行动和返乡群体就业“就业无忧”行动,运用市场化社会化办法增加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岗位供给。募集开发一批见习岗位和公益性岗位,确保有需求的未就业毕业生都能参加见习活动,确保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都能安置公益性岗位。加强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确保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统筹做好退役军人、退捕渔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三)强化企业招工用工服务。进一步深化驻企服务保障三强两优”行动,持续开展“两保五对接”“三级三方服务千企”等活动,落实重点用工服务“白名单”制度。落实援企稳岗政策,鼓励企业“点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培训机构“上菜”。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劳务对接协作,持续开展歙县企业招工“定制服务”。依托安徽公共招聘网黄山分站,完善岗位供需匹配的有效性。扩大技能人才供给,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开展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围绕重点群体和重点行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稳就业促就业行动。利用“高校直通车”等就业服务品牌,组织职业指导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试点,指导青年群体、就业困难人员等合理设定就业预期。常态化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活动,组织实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行动,举办“2+N”特色招聘会。面向重点群体、用人单位、园区、校等分类宣传就业政策及服务信息。

三、支持政策

(一)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奖补。开展县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认定,对认定的区县级“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按照6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

(二)三公里就业圈就业补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运营机构组织重点群体稳定就业、灵活就业的,根据就业人数,由就业补助资金给予运营机构稳定就业服务补助、灵活就业服务补助。对运营机构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根据就业人数,给予运营机构就业援助服务补助。对经营实体开发公益性岗位,组织公益性岗位对接,服务就业困难人员到岗就业,由就业补助资金按规定给予经营实体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具体补助标准按照安徽省购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指导目录执行。

(三)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023年一季度,对企业招用人员初次在就业或新招用返乡人员,且依法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3个月以上的,由财政按800元/人标准给予企业新增就业补贴,每户企业最高不超过8万元。

(四)引进劳动力奖补。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各类社会组织为我企业引进劳动力的,根据2023年1月1日以后新签订12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数量,由财政统筹资金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对机构、组织给予补助。

(五)校企定制培养一次性就业补助。对与县内定制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8个月以上的我市本科院校、高职、中专毕业生,按照本科、大专、中专分别给予学生本人10000元、5000元、30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

(六)市外大中专毕业生招引一次性就业奖补。对在我首次就业,且与我县符合条件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满8个月的市外高校、职业院校毕业5年内的本科、大专、中专毕业生,分别给予学生本人10000元、5000元、3000元一次性就业补助。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助我企业招引大中专毕业生,根据经人力资源机构介绍引进、在我首次就业、且与我县符合条件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的市外高校、职业院校毕业5年内毕业生人数,按照500元/人标准给予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一次性奖励,对当年引进符合条件人数达到50人以上的,再一次性给予20000元奖励

重点工作任务分工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1

力争50%5个)城市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财政局及徽城镇按职责分工负责

2

引导高校毕业生留黄就业,高校毕业生留黄就业率逐年提升。

教育局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开展求职能力实训试点,实施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募集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60个左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教育局、县财政局工商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4

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开发公益性岗位430个左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民政局、司法局、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5

加大政策性岗位和国有企业岗位开发力度,开发一批机关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政策性招录(招聘)岗位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委组织部、教育局、县财政局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

进一步深化驻企服务保障三强两优行动,举办招聘会不少于90场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7

提高技能人才供给,全年开展补贴性培训2750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1400人。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

 

就业促进行动项目点位

三公里就业圈建设(10个社区                

序号

社区名称

地址(高德地图可查)

主要建设内容

联系人

联系方式

1

练江社区

歙县城许大道歙州佳苑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方妤飞

6516020

2

丰乐社区

歙县徽城镇七川新村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程巧云

6514080

3

新安社区

歙县徽城镇新安路59号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汪伟

6517615

4

新州社区

歙县汪华大道与行知大道交叉口260米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许慧

6514489

5

渔梁社区

歙县长青路45号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汪璐

6539334

6

中和社区

歙县徽城镇打箍井街31号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张泽玲

6536523

7

北关社区

歙县歙州大道与滨江路交叉口北60米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许敏捷

6531070

8

新路街社区

歙县徽城镇新路街68号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吴萱东

6535037

9

斗山社区

歙县大北街88-3号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周丽丽

6531528

10

开发区社区

歙县经济开发区紫金路7号

以社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小微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朱晓静

651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