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老有所学+”暖心赋能“歙彩缤纷”

歙县老有所学点亮老年人未来

作者:县教育局 洪添亮 吴小朋 姚文祥 发布时间:2023-06-07 15:42 信息来源:歙县发改委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歙县作为行知故里、教育强县,秉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行知思想,积极探索“老有所学+”的模式,暖心赋能“歙彩缤纷”,拓展延伸社会大课堂,努力推动老年人角色的转换,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用心用情让最美“夕阳红”绽放新时代。

“老有所学+党建”。坚持党建引领、以德立校。歙县老年大学成立临时党总支,下设13个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政治理论素养高的优势,将日常教学与多形式的党建品牌活动相结合,开展“我是党的二十大宣讲队员”等系列活动,创新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35分钟”(即课前、课间、课后各5分钟)学习法,带领老年人牢记党的历史和党的优良传统,共同上好老年大学的“思政课”“专业课”“实践课”,奉献“银发力量”光和热。各乡镇老年学校积极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大会等助力老有所学。许多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作用得以发挥,成为“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推进的主力军。

“老有所学+网络”。通过自由开放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党员先锋网、省市县远程教育网等获取资源,增强歙县老年大学传帮带和相邻友校互助功能,让老年朋友在家门口分享优质课程,碰撞交流学习体会,提供便利的学习环境,保障和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要。歙县老年大学远程教育网已正式开通,正努力探索与直播教学一体化的老年远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普及共享作用。歙县雄村老年学校成为首批安徽省老年远程教育共建点,远程教育遍及各村,不少老年人乐于其中。

“老有所学+协会”。吸收县书法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县武术协会、县旗袍文化协会等10余个社团组织,在老有所学行动中共同发力,拓展老有所学范畴,丰富老年人的学习内容。歙县老年大学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团、童心俱乐部等学员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宣传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丰富乡村文化、活跃第二课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以来,歙县县乡两级老年学校各类协会开展活动超200次。

“老有所学+基地”。开展“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大手”“校园共建”“部门共建”等活动,发挥了基地在展示示范、推广应用、观摩实训的平台作用,取得显著成效,歙县老年大学及璜田、卖花渔村、狮石等老年学校先后开设了“徽剧璜田实践基地”“徽派盆景实践基地”“狮石村红色教育基地”等基地8个,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延伸课堂教学的内容,让理论联系实际成为现实,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作用。

“老有所学+特色课程”。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加强徽文化及非遗保护和传承,创新老年教育教学形式,因地制宜开发了徽派盆景、徽州剪纸、新安书画、徽剧、新徽菜·名徽厨等地方文化特色课程60余门,老年学员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徽文化的魅力,还能参与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中,在展示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同时,也彰显老年人的风采和才艺,使晚年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

“老有所学+地方文化”。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地方民俗活动,彰显老年人的活力和魅力。老年学员们积极参与富有地域特色活动,如庆祝传统节日、举办文艺演出等,展示老年人的热情和创造力。同时,老年学校也提供了一个静下心来学习的场所,通过学党史、编村史、讲故事等形式,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注重文化传承和弘扬,让老年人与时代同步,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