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暖心就业促振兴 铺就增收“幸福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今年以来,歙县人社局推进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促进人岗匹配、优化暖心服务、开发就业岗位等举措,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托起稳稳的幸福。
聚焦匹配促进返乡就业
忙碌的车间、轰鸣的机器……中链科技新入职工人正勤奋地工作着,在外务工七年的张某就是其中一员,“现在每个月收入有七八千元,还能照顾到家人,再也不用每天通过微信视频和儿子聊天了。”
劳动就业是保障群众增收的“稳定器”。该局创新开展人社幸福来敲门活动,把“就业大篷车”开到村门口,入户张贴就业年画17.8万份,现场答疑各项就业惠民政策,组织企业提供千余个优质岗位供群众“点单”。同时,引导服装、电子线束等加工企业开发临时用工、灵活用工等“暖心岗位”,吸引在外务工的劳动力返乡灵活就业,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助力乡村振兴。
优化服务支持乡村创业
该局创新开展“创业集市”系列活动12场次,为150余名乡村创客免费提供摊位,展示各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徽州特色农产品、创新创意产品,以集市汇人气,带动更多年轻人点燃创新创业激情。
聚焦流量加持,推动创业集市进徽州古城、坡山、瀹潭等景区,各类展台前吸引大量游客驻足,雕刻精美的歙砚、臭鳜鱼、笋干等特色美食让市集充满了“烟火气”,游客大饱“眼福”“口福”的同时,也带旺创客“财气”。
公益岗位兜住底线保障
该局深耕“公益岗位+就业帮扶”模式,坚持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按需定员、对象精准、属地管理”的原则,激发内生动力,变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为农村工作的“战斗员”。
“虽然60多岁了,但我身体依然很好。像这样通过自己的劳动既能为村貌提供一份力量,还能获得每月400元的补助,心里真是高兴。”今年61岁的叶国立是徽城镇就田村选聘的乡村保洁员,每天定时都要对村里的道路进行清扫。
目前,歙县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068个,涉及乡村保洁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河道清理员、生态巡护员等工种,解决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就近就业问题,促进就业增收,确保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