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话民生】歙县民生实事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选:一纸贷来满天星
八月的风裹挟着燥热,却吹不散表哥家屋檐下的寒意。那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静静躺在桌上,像一团被雨水打湿的火焰,明明燃烧着希望,却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舅妈第三次从医院回来,鬓边的白发又密了些,她摩挲着通知书的烫金大字,眼泪无声地砸在“学费”二字上——那是一个我们不敢触碰的数字。表哥突然起身,把通知书锁进抽屉:“我不去了。”声音平静得像结冰的河面,底下却奔涌着十七年寒窗苦读的不甘。
深夜,我听见阁楼传来压抑的啜泣。推开门,表哥正就着月光擦拭他的奖牌——全省物理竞赛一等奖,省三好学生……每一枚都映照着他熬过的夜、咽下的冷馒头。他红着眼睛说:“小妹,我不是难过上不了大学,我是难过明明希望就在眼前,我却抓不住。”那晚的月光很凉,照见了一个少年即将折断的翅膀。
转机来自村支书冒雨送来的一份文件。他激动地拍着表哥的肩膀:“孩子,县里新出台了贫困家庭助学贷款政策!不要抵押,毕业后再还!”舅舅颤抖着接过那份《歙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反复摩挲着封面上国徽的凹凸纹路,仿佛那是什么易碎的珍宝。表格填好的那天,舅妈执意要杀鸡祭祖。青烟袅袅中,她哽咽着说:“列祖列宗保佑,这世上终是读书人的路不会绝。”
去教育局办理手续那天,我陪表哥同行。工作人员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仔细核对材料后微笑着说:“同学,恭喜你。国家相信你的未来值这个价。”那一刻,表哥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阳光透过政务大厅的玻璃窗,把他签字的身影拉得很长。那不是简单的签名,是一个寒门学子与时代立下的盟约——今日国家助我翱翔,明日我必以所学报偿山河。
开学前夕,表哥来我家告别。他翻开崭新的《高等数学》,在扉页郑重写下:“贷者,信也;学成,报也。”秋风穿过堂屋,翻动书页哗哗作响,如时光奔涌向前。母亲塞给他一个红包,他推辞不过,突然深深鞠了一躬:“姑妈,我会记住每一个帮过我的人。”
送他去车站时,晨雾尚未散尽。列车呼啸而至的瞬间,表哥紧紧拥抱我:“告诉所有担心学费的弟弟妹妹——这个世界没有眼睁睁看着梦想熄灭。”汽笛长鸣,列车载着他奔向远方。我忽然想起文件上的那句话:“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那一刻我明白了,这薄薄几页纸承载的何止是学费。它是一个国家对少年的信任,是寒门学子能够挺直脊梁走向未来的底气;是舅妈夜里终于能安稳入睡的良药,是表哥眼中有光、脚下有路的起点。这笔贷,贷来的是满天星光,照亮了一个少年乃至千万个家庭对教育最虔诚的信仰。
山城的秋风依旧,却已吹不尽愁绪。因为我们都相信:每一个梦想都能找到它的彼岸,每一个少年都终将拥有他的星辰大海。而这,就是一个时代最温暖的诺言。
指导教师:吴艳芳
皖公网安备 34102102000111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