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三阳镇:湖田里村咖激活未定级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径

作者:歙三萱 发布时间:2025-10-24 12:16 信息来源:歙县三阳镇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在歙县三阳镇叶村麒麟街,一处曾沉寂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经活化利用变身“湖田里村咖”,成为徽派古建与现代生活交融的鲜活样本。这一实践既守住了文物本真,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为全镇未定级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作为全国文物资源大县,歙县95%以上的不可移动文物为未定级文物,长期面临资金短缺、保护乏力的困境。2024年歙县入选全国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三阳镇多个村落被纳入辐射片区,97处文物列入修缮范围,为这类“沉默的遗产”焕发新生提供了政策支撑。叶村的湖田里村咖所在建筑正是此次试点修缮活化的对象之一。

修缮之初,该建筑已出现屋顶破损、梁柱腐朽等险情。三阳镇严格遵循“产权人委托申报—镇级审核—县级统筹”三级流程,邀请专业团队制定修缮方案,全程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了徽派建筑的马头墙、木梁架等特色元素,确保文物原真性不受破坏。修缮资金通过国家专项补助与社会资本投入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既落实了试点政策支持,又撬动了市场力量参与。

活化利用中,当地的新农人创新性地将古建功能置换为村咖空间,实现“保护—利用”的有机统一。走进湖田里村咖,青石板路与木质桌椅相映成趣,传统木雕构件与现代装饰相得益彰,游客在品味村咖的同时,能直观感受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这种“村厅咖堂”模式,打破了文物“静态保护”的局限,精准契合新修订《文物保护法》中“在确保文物安全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有效利用”的要求,让古建融入日常消费场景,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点燃了群众的文化保护自觉。通过“驻村夜访”等宣传形式,村民对文物保护的认同度显著提升,从“旁观者”转变为“守护者”,形成了“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如今,湖田里村咖不仅吸引周边游客慕名而来,更带动了麒麟街沿线文旅业态发展,助力构建“文物+研学+民宿”的产业生态。

湖田里村咖的实践证明,未定级文物并非“沉默的遗产”,而是乡村发展的“文化引擎”。三阳镇将以此次探索为基础,持续推进辐射片区97处文物的修缮活化,让更多乡野文物“活起来”,为徽州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也为全国未定级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三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