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街口镇:户口簿背后的暖心事

作者:吴建平 发布时间:2025-10-14 09:12 信息来源:歙县街口镇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近日,歙县街口镇党委副书记冯锦龙、三港村网格员吴清俭与街口派出所副所长陈伟一行,带着一份特殊的“快递”——崭新的电饭锅、粮油,以及一本刚刚补办好的户口簿,叩响了三港村下党组脱贫户方坤山家。当这些物品交到56岁的方坤山手中时,这位因中风腿脚不便的独居汉子眼眶湿润了。

方坤山目前独居老宅,父母病逝且未婚无子。去年在县城务工时不慎丢失的户口簿,让医保报销、低保申领等事务陷入停滞。了解到方坤山的困境后,镇村干部迅速行动,协助其启动补办程序。街口派出所闻讯立即开辟“绿色通道”,加急办理,仅用一天时间,这本承载着政策关怀的户口簿便已办妥。

送证上门,远不止于递上一纸证明。冯锦龙半蹲在灶台前,耐心地为方坤山调试新电饭锅的定时功能:“老方,这锅煮粥不怕糊了。”吴清俭则默默将带来的20斤大米整齐码放进橱柜。副所长陈伟搬来的,则是他自费购买的一箱泡面:“先应应急,后面我们还有安排。”这些看似寻常的柴米油盐,此刻却成为连接政府与困难群众最实在的温情纽带。

这场翻山越岭的暖心行动,其背后是街口镇今年创新推行“网事大遍访 网事一口清”机制的生动实践。依托“大数据筛查+网格化摸排”,精准锁定像方坤山这样的独居、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体,并为他们建立“一户一档”,实施“镇村干部包保+多部门联动”的服务模式,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关怀。

“群众不开口,干部先行动。”正如冯锦龙在返程路上所言,“我们要把‘坐等上门’变为‘主动敲门’,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都能翻过山坳,真正走进百姓的柴门。”从补证件到送物资,这场跨部门爱心接力,丈量着皖南山区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暖的民生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