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北岸镇七贤村:一夜龙醒,一村灯明

作者:江怡君 发布时间:2025-10-10 09:25 信息来源:歙县北岸镇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咚咚锵,咚咚锵……激昂的锣鼓声,骤然划破了七贤村持续六年的沉寂。这熟悉又陌生的声响,为何在此刻重响?

故事得从清朝嘉庆年间说起。相传,当地曾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东海龙君违天规降甘霖,断身成仁;先民以板凳续龙魂,以舞龙寄哀思。这便是“七贤板凳龙”的起源,也是一段关于守护与传承的古老约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七贤“板凳龙”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而今,七贤村党总支坚持“抢救就是最好的保护”原则,村民们的自发参与,则是最好的响应。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这份坚守更显珍贵,恰如村民所言:“愿以龙灯之明,祈国泰民安;以锣鼓之声,贺盛世华章

国庆佳节10月1日晚,一条由47位村民共同托举、长达六十多米的“板凳巨龙”点亮了夜色。从老马路到新马路,从七贤桥到高速桥,龙首昂扬、龙身起伏,宛如一条发光的锦鲤,在村落间自在游弋。所到之处,鞭炮齐鸣,烟花绚烂,犹如“火树银花不夜天”,照亮了人们欣喜的脸庞,也点亮了这个传统村落最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对许多国庆返乡的年轻人来说,这场巡游更是一次“惊艳了时光”的相遇。车辆纷纷为巡游队伍让行,司机们不仅没有鸣笛催促,反而纷纷摇窗拍摄。这条发光的巨龙,成了国庆夜晚最意外的“交通管制者”。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条由木板与灯光组成的金色巨龙,不仅凝聚了村民的文化认同,也成为了连接游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

当最后一节龙身回巢,鼓乐声、鞭炮声、欢呼声渐渐散去,七贤村的夜晚恢复了宁静,但这场古今对话仍在继续。板凳龙游过的,不仅是村庄的道路,更是一代代人关于“根”的记忆。而那些被点亮的夜晚,也注定会照亮更多关于传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