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阳乡:“三点发力”激发青年干部先锋活力

作者:程倩倩 发布时间:2025-10-09 09:44 信息来源:歙县武阳乡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为全面加强青年干部培养教育,黄山市歙县武阳乡坚持以理论铸魂为“根”、实践砺能为“径”、严管护航为“盾”,构建“学、练、管”全链条培养体系,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强、作风过实的高素质青年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以理论铸魂为“根”,锻造政治过硬青年队伍

线上线下“立体学”。搭建“云端+地面”双轨学习平台:线上依托“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精准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政策等学习资料30篇,引导青年干部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学、随地学”;线下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为载体,组织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洽河二十七烈士墓等红色基地,开展“行走的党课”6场,在沉浸式研学中感悟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研讨演练“深化学”。聚焦“学用结合”,每月举办“青年理论学习交流会”,青年干部结合网格包保、政策宣讲等实践谈感悟、讲困惑;围绕党内法规、组织业务等内容,开展“村级防汛应急响应”“公文写作规范”等情景模拟3场,通过“研讨+演练”提升理论转化能力。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期,覆盖青年干部96人次,实现“全覆盖”学习。比学赶超“激励学”。建立“积分制”学习考核机制,将学习时长、研讨发言、实践转化等纳入积分管理,每月公示“学习之星”,激发“比学赶超”热情。青年干部在理论滋养中筑牢政治忠诚,在思想淬炼中擦亮初心底色,为基层服务注入“精神引擎”。

以实践砺能为“径”,锤炼心系群众青年队伍

师徒结对“传经验”,实施“3年跟踪递进式培养计划”,精选乡领导、中层干部、业务骨干等20名“老基层”,与20名青年干部结成“一对一”师徒对子,导师通过“田间课堂”“夜访教学”“案例复盘”等形式,手把手传授“群众沟通技巧”“矛盾调解方法”“政策落实路径”等基层“必修课”;今年以来开展“师徒共学”活动28次,青年干部记录“基层笔记”400余篇,快速掌握基层工作“门道”。压责倒逼“练担当”。打破“重培养轻使用”的惯性思维,为青年干部定制“压力清单”,明确“包联1个信访户、牵头化解1起重复信访问题、参与1项重点任务”的“三个一”硬指标。导师定期跟踪进度、分析难点、纠偏指导,推动青年干部从“旁观者”变为“攻坚者”;今年以来累计包联信访户23户,化解重复信访问题15件,推动89个群众诉求“案结事了”,在实战中锻造“能扛事”的硬肩膀。一线下沉“磨本领”。依托“每周二下村日”制度,青年干部“脱鞋下田”,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庭院,参与“精品民宿申报”“人居环境整治”“民生项目推进”等一线工作。青年干部在“走村串户”中熟悉村情民意,在“解决问题”中厚植为民初心:帮助方村村引进车金坑原居民宿项目,带动12户村民就业;解决洽河村“饮水管道老化”问题,惠及400余户群众;参与5个自然村“美丽庭院”创建,推动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升25%。

以严管护航为“盾”,打造作风优良青年队伍

纪律监督“防未然”。乡纪委每月开展2-3次“四不两直”突击检查,重点督查在岗履职、群众接待等关键环节,精准掌握青年干部真实状态;针对“畏难情绪”“回应慢”等苗头问题,召开专题分析会制定个性化提醒方案,通过“一对一”谈话点问题、教方法;对“跟风躺平”等共性偏差,组织专题学习会,结合《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剖析案例,邀请优秀青年干部分享心得,今年已开展专题学习3场,覆盖40余人次。日常管理“暖人心”。乡领导班子按“分管+包村”原则,每季度与青年干部开展“家常式”谈心谈话,重点了解“工作难点、生活困扰、成长诉求”,今年累计谈心56次,收集问题23项,现场解答15项,形成“能力提升清单”8份;建立“三维动态”成长档案(学习培训、工作实绩、作风表现),每季度更新一次,为精准培养提供“数据画像”;对生活困难干部,通过工会慰问等方式解决实际困难12件,让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正向激励“提士气”。制定《青年干部评优细则》,从“作风(40%)、实绩(40%)、群众评价(20%)”量化评分,对前20%的干部优先推荐上级培训、评优评先,今年已推荐4人参加县级主体班;将表现突出的纳入“后备干部库”,在换届、中层岗位空缺时优先提拔,今年提拔1人任为民服务中心主任,发展1名预备党员,推选3名发展对象,让“有为者有位、奋斗者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