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北岸镇大阜村:以“三步工作法”激活“乡村老街”新生机

作者:杨文静 发布时间:2025-07-10 08:53 信息来源:歙县北岸镇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歙县北岸镇大阜村阜西老街,承载着厚重的乡愁记忆,百年“潘氏宗祠”矗立其间。然而,因年久失修,老街青石板破损严重、污水管网老化,不仅村民出行“晴天怕绊、雨天怕淹”,更使古村落风貌蒙尘。2025年以来,大阜村紧紧抓住巡察反馈整改契机,直面民生痛点,将阜西老街修复列为巡察整改重点民生工程,创新推行“三步工作法”,一线破题,让承载乡愁的老街焕发新生机。

“听”字为先,民意定调。整改伊始,村两委摒弃“闭门造车”,深入阜西老街住户、乡贤群体,依托网格员、组长、片长等一线力量,借助“入户遍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居住村民心声,累计收集有效建议7条。其中,“恢复老石板路原貌”“彻底解决雨天积水内涝”成为最集中的民意诉求,最终确立“修旧如旧保原真、功能优化解民忧”的核心目标,确保项目精准对接村民期盼。

“保”字筑基,匠心守真。在修复过程中,大阜村严格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风貌”原则。为寻觅匹配的石材,村两委多方寻访、精心比对材质与图案,最终选定同质青石板进行铺设修复,面积达732平方米。施工中力避大拆大建,完整保留老街原有肌理与历史走向。对每一块可再利用的旧石板,均经细致清洗后原位“归安”,最大限度延续老街的历史记忆与原始风貌,留住乡愁之“魂”。

“融”字增效,古韵新生。在坚守原真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功能需求。科学优化通行,在原始格局内适度加宽部分路面50厘米,有效提升通行便利性与安全性。根治顽疾痼疾,同步更新地下污水管网220米,彻底解决困扰多年的排水“肠梗阻”问题。通过精细化的“微更新”,实现了历史风貌保护与民生功能提升的完美“融合”,让老街既能“记得住乡愁”,又能“跟得上时代”。

老街蝶变,旧路焕新。平整的青石板路与畅通的管网,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出行安全舒适度大幅提升。如今,村民漫步焕新老街,在老街广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乡愁有了载体,文化认同与归属感显著增强。巡察整改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赢得阜西村民一致好评。

下一步,大阜村将以此次巡察整改成效为新的起点,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深化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走出一条以巡察整改促民生改善、以文化传承助产业兴旺、共建共享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