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北岸镇:这个夏天,瞻淇被青春点亮!
随着2025年暑期的来临,研学热潮在徽州大地热烈涌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歙县北岸镇瞻淇村,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非遗项目——瞻淇鱼灯,成为了研学热门打卡地。超过43个高校团队及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纷纷到此,开启了一段段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
高校学子调研,破解鱼灯传承瓶颈。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学子们组成研学团队,带着热忱与求知欲踏入瞻淇村。瞻淇鱼灯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南宋时期,历经800余年岁月洗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制作工艺精细,以竹篾为骨,经破竹丝、扎鱼骨、糊布、绘制吉祥图案等步骤制成。高校团队深入调研鱼灯文化,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了解到鱼灯传承与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专业团队献策,助力文旅产业提升。各高校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瞻淇鱼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有的从文创产品开发入手,提议利用AI和3D打印技术设计兼具现代时尚与鱼灯特色的产品,如会自己游动的鱼灯、鱼灯冰箱贴等,吸引年轻群体;有的从旅游开发角度,规划以鱼灯为主题的深度游线路,串联古村古建筑等资源,打造综合性文化旅游产品。
青少年学生体验,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与此同时,一群群中小学生也在暑期奔赴瞻淇村,开启非遗文化体验之旅。在瞻淇鱼灯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工作室里,孩子们围坐一圈,聚精会神地聆听鱼灯的历史起源,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非遗传承人亲自指导孩子们画鱼灯,孩子们拿起画笔,在鱼灯骨架上认真绘制心中的图案,五彩鱼鳞、灵动鱼尾、寓意吉祥的莲花等元素跃然灯上,感受着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非遗传承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
近年来,瞻淇村积极探索非遗与当代元素结合的发展道路,将瞻淇鱼灯打造成重要文化IP。通过创新产业链思维,开发文创产品、举办鱼灯文化节等,吸引了众多游客与研学团队。此次暑期研学热潮,正是瞻淇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成果的生动体现。未来,瞻淇村将继续深挖文化底蕴,丰富研学课程内容与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爱上瞻淇鱼灯这一非遗瑰宝,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文化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