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徽州毛豆腐 来自家乡的味道
肩挑骆驼担子,边打快板边吆喝……这段时间,在歙县徽州古城,传统徽菜深渡毛豆腐传承人曹向忠打着快板、挑着担子,向游客和市民推广介绍徽州毛豆腐。
“这种长毛实际上是菌丝,有益菌,类似于香菇、木耳天然发酵,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B3,让毛豆腐更添风味。”曹向忠热情地介绍道。
毛豆腐的烹饪方法非常简单,将发酵后的豆腐放入平底锅煎至两面发黄,再加入调味品烧烩,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撒上一点绿油油的葱花,一份咸鲜微辣、质地软嫩、香气独特的毛豆腐就出锅了。
“煎毛豆腐得控制火候,所用的锅也不一样,是生铁锅,毛豆腐煎过以后,用的一种烹饪手法叫锁鲜法,将味道把它锁鲜在里面。”曹向忠告诉记者,毛豆腐的制作过程不同于普通的水豆腐,从选料到工艺,都较为讲究。吃起来的口感,自然也就大不一样,毛豆腐煎过以后口感是外脆里糯,回味有脆、糯的感觉。
徽州毛豆腐历史悠久,有长条形和方形之分,在明清时期因徽商的兴起而享誉全国。徽州人将种植于山间的黄豆,做成一块块白豆腐,通过特定的工艺进行发酵,使其长出浓密柔软的白毛,通过现烹现吃的方式,把这道美食推向极致。
“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毛豆腐,也寓意着堂堂正正的精神。在徽州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徽商正是凭着堂堂正正、吃苦耐劳的精神,铸就了‘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曹向忠告诉记者,如今的徽州毛豆腐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餐桌上的美味,也承载了徽州人浓浓的乡愁。“特别是在过年期间,许多游子回乡,都会来吃上一次徽州毛豆腐,毛豆腐也成为了徽州在外游子的乡愁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