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国庆中秋假日旅游快报(六)

发布时间:2025-10-06 16:16 信息来源:歙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又是一年中秋到。今天是国庆中秋假日第六天,歙县通过非遗活动、日夜联动的沉浸式体验和全面的“宠客”服务,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今日,全县主要A级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4.22万人次,门票收入64.14万元,分别同比增加75.09%、21.89%。其中: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分别接待游客30574人次、2236人次;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接待游客4149人次。

昼夜联动打造多元体验。围绕“歙采缤纷 欢乐古城”主题,自9月30日起徽州古城白天推出开城仪式、红歌快闪等节目,游客在漫步中深度触摸徽文化脉络;夜幕降临后,《徽州府有喜》沉浸式夜游实景演艺在徽州府衙拉开帷幕,汪满田鱼灯(气势磅礴)、瞻淇鱼灯(灵动游弋)、渔梁鱼灯(水韵风情)组成“三鱼聚首”巡游队伍,配合剧情化光影设计,再现徽州百年民俗盛景,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徽文化魅力。渔梁以“歙采缤纷啤酒嘉年华”和“乐队演艺”为亮点,打造夜游热门地。创意市集涵盖徽味小吃、手作好物、非遗体验,形成“白+黑”全时段消费链条。

乡村民俗各具特色。槐塘村“乡音乡情”乡村音乐会以稻田为席、星野为幕,民谣弹唱与鱼灯巡游让夜晚充满诗意;深渡镇九砂村的晒秋景观持续引客,玉米、南瓜等农作物晾晒于徽派民居间,构成秋日丰收画卷。许村民俗大赏《女子大刀》等原生态表演吸引大量游客,展现徽州乡村的文化生命力。阳产土楼“晒秋”升级,结合传统农俗设计晒秋景观,开放游客参与农事体验,并推出“土楼黄梅韵”戏曲演出,实现传统工艺与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霞坑镇、桂林镇、森村乡等乡镇联袂推出中秋民俗嘉年华,以舞草龙、舞大刀、龙狮乐、板凳龙等非遗展演共庆佳节。

宠客模式筑牢品质底线。加密徽州古城至黄山南大门、高铁北站的专线班次,发车间隔缩短至15分钟一班;协调2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开放免费停车位1017个,通过官方平台实时更新车位信息,缓解核心景区拥堵,交通与停车优化,通勤效率提升。加大“柔性执法”的力度和范围,假日期间轻微交通违法不予处罚。严格执行“1124”原则,确保游客诉求24小时内闭环解决。在A级以上景区景点设置志愿服务点,配备充电宝、急救药品等物资,提供导览讲解、行李寄存等便民服务,持续提升游客体验。在高铁站、客运站及高速路口搭设学雷锋志愿服务台,并在城区重要交通路口、景区停车场和乡村旅游线路重要路口设置文明交通劝导服务站,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截至目前,歙县文旅市场运行平稳,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未发生有效投诉及旅游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