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四个聚焦”构建“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新格局

作者:王政善 发布时间:2025-09-25 14:49 信息来源:歙县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近年来,歙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关键少数、关键队伍、关键教育、关键阵地”,系统推进“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思政教育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聚焦“关键少数”,强化顶层设计压实责任链条。坚持党对思政教育的全面领导,成立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思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联系1所学校,每年至少为学校解决1件实事,推动形成“领导重视、学校主动、教师参与、学生受益”的良性机制。实行“书记校长进课堂”制度,明确要求各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每周至少听、讲、研或评1节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不少于1名,推动“关键少数”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师生、走入思想教育一线。全县64所中小学实现书记校长进课堂全覆盖,累计听课评课研课超过1200节次。

聚焦“关键队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育力量。把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性工程,持续优化师资结构,推动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向思政岗位集聚。全县共配备专兼职思政课教师580余人,构建起“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体系,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推动教师队伍梯次成长。2025年以来,累计组织思政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干部等46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教学比武、实践研修等活动,评选“学科带头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200余人次。通过“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打造思政精品课、示范课520余节,切实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

聚焦“关键教育”,推动思政课程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依托陶行知纪念馆、徽州历史博物馆等26家红色教育基地、1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系统开发“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红色讲解等活动,打造“知行合一”的育人场景。2025年,全县中小学累计开展研学实践、主题班会、法治教育等活动800余场次,覆盖学生20万余人次。城关小学、行知小学选派优秀学生担任“小小讲解员”,为外来研学团队讲述徽州文化与行知精神,成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

聚焦“关键阵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发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育人机制。全县64所学校全部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组建家委会临时党支部67个,推选支部委员259名,打造“互联网+家校互动”平台120余个,实现家校沟通“零距离”。建成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46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03名,开展“千师访万生”大家访活动,累计走访学生家庭4.7万户,形成家校共育良性互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儿童之家等阵地,182个村和10个社区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全覆盖,建立5个家庭教育创新实践中心,开展亲子活动、心理辅导、法治宣传等服务300余场,服务未成年人近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