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民政局:用心用情办好群众事
歙县民政局坚持把群众利益福祉挂在心头、摆在首位,强化“一老一小”等重点民生保障服务,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
一、把好事办好,关键看能否让群众得实惠、增便利。县民政局聚焦惠民利民,推动多项民生政策落地见效,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增便利。今年以来发放殡葬惠民奖补资金34.61万元,免除城乡居民四项殡葬基本服务及生态安葬费用,切实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48个,全力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丧葬需求。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提高了高龄津贴政策知晓率,今年以来累计发放高龄津贴11万人次,养老服务补贴2.6万人次,护理补贴1.1万人次,切实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动态优化整合老年食堂及助餐机构,累计提供助餐服务38万人次,让老年人能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二、把实事办实,就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县民政局坚持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将服务工作做细做实,精准对接群众期盼。针对老年人“看病难、就医不便”问题,推动所有公办养老机构与卫生院签约合作,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医养融合”。建设农村幸福院14处,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化娱乐等多样化服务。目前全县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达111处,村级覆盖率达60%,有效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在儿童关爱方面,实现乡镇未保站全覆盖,动态管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确保底数清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领域推行“物质+服务”多元模式,投入230余万元购买照料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以“小切口”解决困难群众“大问题”。
三、把难事办妥,考验的是干部作风和能力。面对民生领域的硬任务、难问题,歙县民政工作者展现出扎实的作风和攻坚能力。殡葬改革中,敢于动真碰硬,整治硬化墓458棺、拆除活人墓4棺,并建立多部门会商联动机制,强化殡葬领域监管合力。在应对突发灾害时,慈善总会迅速响应,高效开展募捐和物资调配,保障救灾及时有力。社会救助工作通过建立低收入人口数据库,高效处置预警信息4218条,实现“政策找人”和精准救助。此外,创新推出“福彩+婚姻”模式,倡导婚俗新风,积极探索公益与民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