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档案馆:组织参观 “两山” 转化创新实践中心 深化史志档案工作者生态保护认知

作者:胡华仙 发布时间:2025-09-12 10:59 信息来源:歙县档案馆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在浙江省任职期间提出的重大科学论断。近年来,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安徽省与浙江省积极响应总书记倡导,共同建立起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据统计,新安江歙县段干流全长 76.75 公里,流经该县 9 个乡镇,流域内还分布着扬之河、昌源河、街源河等 64 条大小支流,流域面积约占黄山市的 31.7%。为切实守护新安江生态底色,歙县近年来从制度建设、联保共治、污染防控、生态修复治理、设立“生态美超市”,六个方面,推进保护治理工作。

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歙县还积极探索了量化“两山”价值、探索绿色金融、推进生态补偿、建设交易平台五条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在一系列扎实举措下,歙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协同推进,2022 年成功荣获第六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为让全县干部群众、广大游客深入了解歙县“两山”转化实践成果,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参与新安江保护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024 年,歙县县委、县政府在深渡镇精心打造歙县“两山”转化创新实践中心,2025年6月正式开馆。该中心以展陈展示、研学体验为主要形式,全面系统呈现多年来歙县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成为传播生态理念、展示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

近日,为帮助干部职工全面掌握歙县“两山”转化工作的实践路径与丰硕成果,歙县档案馆组织全馆干部职工前往深渡镇,实地参观学习歙县“两山”转化创新实践中心。活动中,大家通过观看详实的展陈资料、聆听讲解员的专业解读,对近年来全县在新安江保护治理方面付出的努力、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守护新安江一江清水对区域发展、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参观结束后,档案馆干部职工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学习感悟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立足史志档案工作职能,充分挖掘、整理与新安江生态保护相关的档案资源,以档案为载体讲好歙县生态故事,用实际行动宣传生态保护理念,为持续守护新安江生态环境、推动“两山”理论在歙县深化实践贡献档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