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生态宣讲之帆 绘美丽新安画卷
——歙县“你好,新安江”宣讲团推动生态文明宣传走深走实
歙县“你好,新安江”宣讲团自成立以来,专注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服务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从队伍、机制、阵地、形式四方面系统推进,推动生态文明宣传广泛覆盖、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宣讲经验。
建强队伍,夯实基础。宣讲团坚持“专兼结合、梯次培养”,打造政治坚定、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的宣讲队伍。首批成员8人来自优秀辅导员和县级宣传骨干,后不断扩充至46人,形成老中青结合、多专业互补的结构。建立“专家资源库”,邀请党校教师、环保专家培训。实施“导师传帮带”,通过集体备课、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能力。建成宣讲“训练营”,集理论、实训、研发于一体,助力宣讲队伍体系化发展。
创新机制,提升效能。构建“双牵头、多联动、闭环管”机制。由县委宣传部、县新保中心牵头,多部门协同,明确分工、形成合力。设置团长、副团长统筹工作,未来将按领域和片区推行网格化管理,提升覆盖效率。实施“四清单”工作法,通过需求、计划、备案、评价四清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定制宣讲方案,留存资料并开展满意度测评,实现宣讲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拓展阵地,立体传播。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构建线下线上结合的宣传格局。线下依托9个乡镇生态点、28个乡镇“生态美超市Plus”、数字乡村馆和“两山”中心,打造四大实体平台,开展场景化宣讲;线上开设直播间,制作短视频,实现“指尖学理论、云端听宣讲”。通过“线下沉浸+线上辐射”,累计宣讲150场,覆盖1.9万人次,新媒体作品点击量破万,吸引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丰富形式,增强实效。推动宣讲“多元表达”,打造四类特色模块。微课堂互动宣讲,在景区开展科普、实验、问答,吸引超5000人参与;校园情景宣讲,通过情景剧、竞赛等形式走进十余所中小学,覆盖1700余名师生;志愿巡河宣讲,按月巡河,面向群众讲理论、普知识;文艺融合宣讲,结合非遗、节庆开展沉浸活动,吸引游客30万人次,带动消费1.4亿元。联动农文旅通过直播间推广政策与农产品,助力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
凸显成效,多元输出。宣讲团成立以来,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多维度见效。水质达标率100%,稳定Ⅱ类,年输优质水70亿立方米,生物多样性增加,“新安江模式”全国推广;乡镇宣讲、“生态美超市”回收垃圾910吨,参与6.2万人次,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环保意识增强;活动获央视等媒体报道,品牌效应凸显;2025年上半年乡村旅游收入42.09亿元,增5.6%,游客491万人次,农副产品销售8.38亿元,宣讲助推产业升级;核心宣讲员增至46人,2人入选省市级讲师团,训练营成为全市首个宣讲工作室,队伍持续优化。
下一步,宣讲团将继续深化建设、拓展维度、创新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新安江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