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司法局:“三大抓手”引航社区矫正对象新生之路

发布时间:2025-06-30 11:26 信息来源:歙县司法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今年以来,歙县司法局依托社区矫正“教育、监管、帮扶”三大抓手,推进社区矫正对象矫心、正行、回归,引航社区矫正对象重塑新生之路。

立足抓教育,筑牢矫心点。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教育10次,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强化服刑意识,自觉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定。积极联系心理咨询师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4人次,开展心理评估和个案心理干预2件次,讲授心理辅导课1次,突出重点人员、心理测评人员跟踪回访,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缓解并消除对抗、消极、自卑等负面情绪。建立个性化帮教措施62个,密切关注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并适时调整改进矫正方案。召开县城社区矫正对象收监执行现场警示大会,让矫正对象直观感受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带来的严重后果,促使矫正对象时刻谨记身份,严格遵守社区矫正有关规定。

立足抓监管,延伸正行线。利用“在矫通”APP刷脸签到定位、元道经纬相机定位推送、微信位置共享等方式,对在册的145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核查抽查10000余次,实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位置信息和活动轨迹,强化动态监管。开展实地走访400余次,深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工作、思想现状。依法严格外出审批程序,从严审查外出事由和证明材料,并强化外出期间管理。每日对省厅发布的各类告警信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速处理,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突出分期分级分类管理教育,动态调整重点管理等级8人。

立足抓帮扶,重塑回归圈。继续深化“马头四叠”社区矫正工作法,摸排社区矫正对象人员结构、就业意向、培训需求,联合县人社局、行知学校等,实施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协调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就业等帮扶309人次,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立足社区矫正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等公益劳动74场次,覆盖社区矫正对象750人次,帮助矫正对象在回归社会中提升自信心,提高社会责任感。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个别教育20余次,实地走访8次,严格落实身份保密要求和档案单独存放制度,不断提升教育帮扶效果。在监管中融入关怀,在帮扶中传递信心,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从“被动改造”到“主动新生”转变,走好新生之路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