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镇2025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基本原则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全面部署,重点防范,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基本情况
(一)王村镇概况
王村镇位于歙县最南部,总面积87.3平方公里,共辖6个行政村,共有人口22401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3704亩(其中旱地1006亩),其中,水田12698亩,旱地(水浇地)1006亩;;王村镇境内河流有新安江、桂溪、濂溪、旃溪和定邦河。本镇历史灾害有:2020年的7·7洪水31人受淹,损失370万元。2024年的6·20洪水1130户受淹,农业损失合计约14608.96万元;工商业累计损失3013万元。
(二)风险隐患情况
辖区内水库泄洪影响区域、沿河低洼地带、行洪河道、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切坡建房点、地灾风险区、高速高铁沿线以及“6·20”洪灾淹没区域以及历史最高洪水淹没区域等重点区域易受灾人员共301户743人。
1.防汛重点:
行政区域内有5座水库(瑶岭水库、九岔塘水库、六米塘水库、杨湖田水库、大坞水库);有207口山塘,其中重点山塘有20口;有王村村、升庄村、新安村、横关村、横联村等村庄647人受山洪威胁;有王村村、升庄村、新安村、横关村、横联村等村庄97人受地质灾害威胁;有切坡建房10户,受威胁39人。
2.抗旱重点:
(1)农业生产方面:在农业生产抗旱工作中,重点围绕节水保墒、优化种植、科学灌溉展开。优先保障粮食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关键生长期(如播种、孕穗、灌浆期)的用水需求,加强墒情监测,合理调配水源,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改种短生育期作物,最大限度降低旱灾损失。
(2)安全饮水方面:加强水源地保护,优化水资源调度,优先保障生活用水供应;对缺水地区采取应急送水、同时,加强节水宣传,倡导循环用水,减少非必要用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三、防汛(抗旱)准备
(一)汛前准备情况
全镇修编了《王村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预案》、《王村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5年王村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储备有:手电筒、砍刀、编织袋、砂石等防汛抢险物资;折叠床、被子等救灾物资。71处应急广播,目前运行正常。全镇10处地质灾害监测点、2处低洼易淹地带、5座水库、207口山塘汛前都进行了防汛检查,并落实包保责任人。计划4月30日前开展王村镇2025年防汛救灾与应急避险应急演练。
(二)乡镇(街道)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
指 挥 长:吴建平
副指挥长:胡志坚 王健捷
成 员:戴佳、潘晓丹、庄捷、王洁丽、邱苑喆、吴可、汪琦、钱伟、方晓玮
王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一楼为民服务中心,承担防汛抗旱日常工作,王健捷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防汛抗旱各部门工作的主要职责:
镇水利办(应急办):协调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雨情、水情、旱情信息,负责防洪、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组织对水电工程的监测处理和水利水毁工程的修复,提出防汛抗旱所需经费、物资、设备、通讯方案。
镇人武部:根据防汛抗旱工作需要,负责组织防汛抢险和抗旱民兵队伍,参与营救群众、转移物资和急难险重抗洪救灾工作。
镇农业办:及时掌握并提供农业受洪涝、干旱灾害的情况,负责农业的防灾和减灾、救灾工作。
镇综治办:负责维护抗洪、抗旱、抢险、救灾秩序,打击盗窃防汛抗旱物资,破坏水电设施的犯罪分子,协同防汛抗旱成员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做好防汛抗旱治安保卫工作和河道清理工作。
镇民政办: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安排发放救灾物资,指导协调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镇卫生院:负责灾后的卫生防疫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工作。
镇中心学校:负责组织、协调、安排各教学点中小学生撤离危险地段。
镇党政办:负责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和相关气象资料。负责处理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协调好各部门工作,做好汛期值班和灾害预报。
主要任务为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部署;依法组织全镇防汛救灾和紧急转移避险、抗旱,做好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等工作。
(三)指挥机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王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一楼为民服务中心,承担防汛抗旱日常工作,王健捷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范子一、张琪翔为办公室成员。
(四)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指挥部下设若干个工作组,分别负责预警、巡查防守、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生活保障等工作。
组别 |
分管领导 |
组 长 |
成 员 |
||
|
综 合 办 公 室 |
王健捷 |
罗晓芳 |
潘冰洁、洪艳艳、范子一 |
|
专职信息员:潘冰洁 联系电话:6680258 |
|||||
主要职责:负责收集、审查、发送、管理各类信息,掌握并综合水旱灾害灾害动态情况,负责各工作组的协调。 |
|||||
办公地点:党政办 电话:6680258 传真:6680148 |
|||||
|
|
|
|||
|
检查组 |
工程技术组 |
邱苑喆 |
程璐 |
吴惠生、胡文全、邵晶、张海景 |
主要职责:负责制订防灾救灾方案、抢险方案、水毁工作方案抢修计划和技术指导。负责组织水库、河道、重点山塘和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等工程巡查人员实施安全巡查并开展安全运行管理。负责提出水利工程调度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水利工程及其他重点防御对象的水旱灾害防、避、抢、救工作检查。 |
|||||
办公地点:水利办公室 电话:6683572 传真:6680148 |
|||||
|
查 灾 核 灾 组 |
潘晓丹 |
王加旺 |
吴升、叶正、余歙生、张琪翔 |
|
主要职责:负责了解、收集人员及物资应急转移和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汇总、核灾、上报灾情数据及灾情评估。 |
|||||
办公地点:乡村振兴办公室 电话:6683633 传真:6680148 |
|||||
|
抢 险 救 灾 组 |
钱伟 |
李晨昱 |
方晓炜、潘养清、吴帅、叶显武 |
|
主要职责:指导或帮助组织人员与重要物资应急转移安置,灾区医疗卫生防疫,负责水利、电力、交通、通信、校舍、供水等受损设施的抢修,负责城乡房屋抢险排险、河道应急清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 |
|||||
办公地点:为民服务大厅 电话:6683566 传真:6680148 |
|||||
|
后 勤 保 障 组 |
吴可 |
汪春芬 |
邵滨、王芸、余显辉 |
|
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灾车辆、船只等应急工具及救生、抢险物资的筹措和调配。负责水旱灾害灾害工作人员生活保障和接待上级水旱灾害灾害工作组、慰问团事宜。配合抢险救灾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置,负责被洪水围困群众或紧急转移群众临时安置灾民的主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的筹措与供应。 |
|||||
办公地点:财政办公室 电话:6682626 传真:6680148 |
(五)包保责任人及职责
1.包保行政村(社区)的镇级防汛责任人及职责
责任人姓名 |
单位(注明乡镇) |
山洪网格名称 |
职务 |
责任人信息 |
吴建平 |
王村镇 |
王村镇 |
党委书记 |
乡镇责任人 |
胡志坚 |
王村镇 |
王村镇 |
镇长 |
乡镇责任人 |
戴佳 |
王村镇 |
王村村网格4个 |
党委副书记 |
乡镇包保责任人 |
王洁丽 |
王村镇人民政府 |
八村村网格4个 |
党委委员 |
乡镇包保责任人 |
潘晓丹 |
王村镇人民政府 |
升庄村网格4个 |
党委副书记 |
乡镇包保行政村责任人 |
钱伟 |
王村镇人民政府 |
新安村网格3个 |
副镇长 |
乡镇包保行政村责任人 |
邱苑喆 |
王村镇人民政府 |
横关村网格4个 |
党委委员、副镇长 |
乡镇包保行政村责任人 |
吴可 |
王村镇人民政府 |
横联村网格4个 |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
乡镇包保行政村责任人 |
职责:负责统筹协调该行政村防汛抗旱相关工作,以及该行政村防汛抗旱工作的统筹管理与联络协调
2.危险区人员转移网格包保责任人及职责
序号 |
网格名称 |
组别 |
村级包保责任人 |
网格长 |
行政村 |
1 |
王村 |
王村 |
程鹏 |
项建兵 |
王村村 |
2 |
上店 |
上店 |
王冬 |
李利群 |
王村村 |
3 |
烟西 |
烟西片 |
王成峰 |
王为强 |
王村村 |
4 |
敬兴 |
敬兴片 |
章路 |
刘惠文 |
王村村 |
5 |
安置点 |
安置点 |
潘小艳 |
刘玉倩 |
王村村 |
6 |
第一网格 |
徐村 |
朱旭东 |
张卫忠 |
升庄村 |
7 |
第二网格 |
徐村 |
朱旭东 |
朱金巧 |
升庄村 |
8 |
第三网格 |
水山 |
朱旭东 |
方兰钱 |
升庄村 |
9 |
第四网格 |
珠琪 |
朱旭东 |
方信娣 |
升庄村 |
10 |
第五网格 |
上坞 |
潘雪炜 |
洪松务 |
升庄村 |
11 |
第六网格 |
杨梅山 |
潘雪炜 |
凌继升 |
升庄村 |
12 |
第七网格 |
宋坑 |
潘雪炜 |
朱祖恒 |
升庄村 |
13 |
第八网格 |
汪家山、许家山 |
潘雪炜 |
汪彦赋 |
升庄村 |
14 |
第九网格 |
张村 |
余根旺 |
王雪萍 |
升庄村 |
15 |
第十网格 |
岭后 |
余根旺 |
程峰 |
升庄村 |
16 |
第十一网格 |
汉洞(5、6小组) |
程秀娟 |
吴献燕 |
升庄村 |
17 |
第十二网格 |
汉洞(7、8小组) |
程秀娟 |
吴定胜 |
升庄村 |
18 |
第十三网格 |
榆川坑 |
吴伟 |
朱振济 |
升庄村 |
19 |
第十四网格 |
榆川坑 |
吴伟 |
许秋荣 |
升庄村 |
20 |
第十五网格 |
柏山3组 |
徐美平 |
吴静 |
升庄村 |
21 |
第十六网格 |
柏山1、2组 |
徐美平 |
吴根松 |
升庄村 |
22 |
第十七网格 |
柏山5、6组 |
王海发 |
赵丽梅 |
升庄村 |
23 |
第十八网格 |
柏山组 |
王海发 |
程小艳 |
升庄村 |
24 |
第十九网格 |
升庄小学 |
吴伟 |
林浩 |
升庄村 |
25 |
第一网格 |
旃田1-2组 |
汪富兴 |
张木进 |
横联村 |
26 |
第二网格 |
旃田3-4组 |
汪富兴 |
赵的华 |
横联村 |
27 |
第三网格 |
旃田5-6组 |
汪富兴 |
徐华海 |
横联村 |
28 |
第四网格 |
顺口、涌坑组 |
陈秋香 |
程细九 |
横联村 |
29 |
第五网格 |
顺坑组 |
陈秋香 |
李文兵 |
横联村 |
30 |
第六网格 |
呈一、呈二组 |
戴建光 |
戴建光 |
横联村 |
31 |
第七网格 |
跃进组 |
戴建光 |
张敏 |
横联村 |
32 |
第八网格 |
上山、群岭组 |
戴建光 |
吴靖伟 |
横联村 |
33 |
第九网格 |
汪坑组 |
戴建光 |
汪进良 |
横联村 |
34 |
第十网格 |
岭脚组 |
刘庆美 |
汪心有 |
横联村 |
35 |
第十一网格 |
塘一﹑塘二组 |
刘庆美 |
朱基江 |
横联村 |
36 |
第十二网格 |
江坑、山岭头组 |
刘庆美 |
汪俊峰 |
横联村 |
37 |
第十三网格 |
定邦﹑凤仪组 |
吴金饿 |
王国辉 |
横联村 |
38 |
第十四网格 |
大宅组 |
吴金饿 |
章国荣 |
横联村 |
39 |
第十五网格 |
直坑﹑下墓组 |
吴金饿 |
张国飞 |
横联村 |
40 |
第十六网格 |
大坑、姚田组 |
邵剑锋 |
王立中 |
横联村 |
41 |
第十七网格 |
互利组 |
邵剑锋 |
吴茂盛 |
横联村 |
42 |
第十八网格 |
中坑组 |
邵剑锋 |
邵美华 |
横联村 |
43 |
第十九网格 |
黄金源、田次坑组 |
吴四龙 |
钱学文 |
横联村 |
44 |
第二十网格 |
高次坑组 |
吴四龙 |
吴四龙 |
横联村 |
45 |
第二十一网格 |
横联村委会 |
程梦仪 |
程婷 |
横联村 |
46 |
第二十二网格 |
横联村老年食堂 |
姚伏虎 |
叶王珊 |
横联村 |
47 |
第一网格 |
上下珠坑 |
韩卫国 |
汪炳松 |
横关村 |
48 |
第二网格 |
下珠坑 |
韩卫国 |
汪炳松 |
横关村 |
49 |
第三网格 |
本坑口 |
凌树 |
韩宝斤 |
横关村 |
50 |
第四网格 |
峰山 |
凌树 |
韩宝斤 |
横关村 |
51 |
第五网格 |
万灶 |
叶新富 |
洪国平 |
横关村 |
52 |
第六网格 |
上坞 |
毕水清 |
程灶善 |
横关村 |
53 |
第七网格 |
下坞 |
杨华 |
方炳坤 |
横关村 |
54 |
第八网格 |
里门 |
章军 |
叶志军 |
横关村 |
55 |
第九网格 |
田冲 |
叶新富 |
叶志军 |
横关村 |
56 |
第十网格 |
横坑 |
江雯 |
胡庆兵 |
横关村 |
57 |
第十一网格 |
大坞 |
章军 |
胡庆兵 |
横关村 |
58 |
第十二网格 |
荷岭 |
章军 |
胡庆兵 |
横关村 |
59 |
第十三网格 |
安置点 |
程峥嵘 |
潘捷 |
横关村 |
60 |
第一网格 |
庄前、黄泥丘 |
杜蕾 |
王向东 |
八村村 |
61 |
第二网格 |
后塘 |
吴光辉 |
程锦林 |
八村村 |
62 |
第三网格 |
龙川 |
程城 |
练有福 |
八村村 |
63 |
第四网格 |
居川 |
程美笑 |
程国平 |
八村村 |
64 |
第五网格 |
文川 |
程国庆 |
鲍建卫 |
八村村 |
65 |
第六网格 |
大观 |
余志彬 |
谢忠民 |
八村村 |
66 |
第七网格 |
姜冲 |
刘林志 |
刘有山 |
八村村 |
67 |
第八网格 |
村保鲜库 |
吴光辉 |
王向东 |
八村村 |
68 |
第九网格 |
村委会安置点 |
程美笑 |
程锦林 |
八村村 |
69 |
第十网格 |
大观小学 |
余志彬 |
谢忠民 |
八村村 |
70 |
第十一网格 |
文川安置点(徐鸿峰家) |
程国庆 |
鲍建卫 |
八村村 |
71 |
第一网格 |
烟村1-9组 |
方日根 |
谢六贞 |
新安村 |
72 |
第二网格 |
烟村10-15组 |
钱琼 |
胡卫东 |
新安村 |
73 |
第三网格 |
潘村4-9组 |
潘智姿 |
李平农 |
新安村 |
74 |
第四网格 |
下烟 |
汪燕燕 |
孙观华 |
新安村 |
75 |
第五网格 |
杏村1-3组 |
姚正义 |
方维成 |
新安村 |
76 |
第六网格 |
杏村4-6组 |
姚永忠 |
姚凯忠 |
新安村 |
77 |
第七网格 |
新安村委会 |
程立泉 |
刘映雪 |
新安村 |
78 |
第八网格 |
杏村小学 |
姚正义 |
姚凯忠 |
新安村 |
职责:包保网格内日常管理与风险排查、预警响应与转移组织、做到“责任到人、预警到户、转移到位”,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四、预警与应急响应
(一)监测预警
明确巡查人员监测内容和信息报告流程,气象、水利、资规、应急等部门以及上游地区发送的预警信息接收与处置流程。
(二)响应启动与终止
(1)县指挥部发出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命令;
(2)连续多天降雨、县气象局发布涉及本地的黄色等级以上暴雨预警;乡镇加密对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山洪危险区、低洼易淹区等重点部位巡查排查频次,发现并及时处理风险隐患,组织群众做好转移准备工作,封闭漫水桥、塌方隐患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值守,召集乡镇抢险队,调拨沙袋、抽水泵等物资至重点村落。
(3)接到山洪灾害气象红色预警时乡镇主要领导现场指挥,对危险区群众实施强制转移,逐户核查不漏一人;转移过程中,要安排专人负责引导和护送,确保转移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启动所有应急避灾场所,开放学校、礼堂等公共场所作为临避险场所;对危险区域的道路桥梁实施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确保救援和转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应急响应要求和本地监测预警信息研判,经指挥长同意,王村镇启动响应。
当收到上级响应终止命令时,王村镇可终止响应;当以上响应条件解除时,经指挥长同意,王村镇响应终止。
(三)响应措施
在洪涝、地灾、水库山塘出险、旱灾发生后,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动态掌握雨水情、汛情、旱情、工情、险情和灾情。
2.王村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有一人在岗带班,并组织会商,作出工作部署,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及时上报信息。
3.转移10处地灾点危险区群众至指定转移安置点(安置点包保责任人负责);做好王村村上店片、新安村烟西片沿河低洼地带群众的转移准备和宣传(网格包保责任人负责);;安置点人员全面登记受灾群众基本信息;合理分配安置床位和生活区域;有序发放各类生活保障物资,禁止撤离转出人员再次回到危险地带。
4.组织营救和救治被困、受伤人员,疏散撤离受到威胁的人员,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
5.各巡查员密切监视汛情和险情,做好5座水库巡查,每4个小时巡查一次,并采取措施降低水位(水库包保责任人负责);做好207座山塘巡查,每6个小时巡查一次,并采取措施降低水位,包保责任人负责,巡查情况及时上报并预警。
6.做好危险区域警示,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
7.立即抢修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开展应急排涝工作。
8.抗旱响应时加强水源管理,做好抗旱用水统计,协助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宣传节约用水,适时组织送水解困,保证水资源充分利用。
9.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10.做好宣传动员和安抚工作,依法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四)抗旱响应措施
为确保抗旱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和农业生产稳定,必须严格落实保供水、保灌溉措施。在保供水方面,要加强水源统一调度,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对供水紧张区域采取分时段供水、启用备用水源、应急打井等措施;对偏远山区等饮用水困难群众,要组织消防、环卫等部门开展应急送水,确保每人每天基本用水需求。在保灌溉方面,要科学调配农业用水,优先保障粮食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关键生长期灌溉需求;同时加强灌区渠道维护,减少输水损耗,必要时采取轮灌、错峰灌溉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