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王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方案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将《王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方案》和《王村镇202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王村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5日
歙县王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
群测群防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王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黄山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格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根据2025年汛前调查结果,全镇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10处,其中滑坡7处,崩塌3处,对人民生命财产直接构成威胁的10处26户97人428万元财产安全,其中王村上店倒横磅、三安黄金源和三安中坑3处威胁性较大,共威胁17户67人324万元财产安全,高陡边坡隐患点涉及4个村威胁10户38人120万元财产安全。
各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为:横联村6处,涉及16户56人;升庄村1处,涉及1户3人;王村村1处,涉及6户27人;新安村1处,涉及1户4人,横关村1处,涉及2户7人;
各村切坡建房分布情况为:王村村1处,涉及1户4人;升庄村2处,涉及2户6人;横关村1处,涉及1户2人;横联村6处,涉及6户27人。
二、重点防范区域和重点防范期
(一)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
根据威胁人口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稳定程度,确定王村村上店滑坡、横联村三安黄金源崩塌和三安中坑滑坡为镇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重点防范期
根据气象预测,汛期5-9月为镇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三、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一)成立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胡志坚
副组长: 邱苑喆
成 员: 姚文东 戴佳 潘晓丹 庄捷
王洁丽 吴可 汪琦 方晓炜
钱伟 王健捷 李晨昱 程璐
吴惠生 胡文全 余骅 汪春芬
张琪翔 潘养清 胡建华 汪志彬
王鸿斌 张家盛 程立泉 余根旺
沈海燕
主要职责:负责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避险转移安置工作;负责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二)建立镇政府领导分片包村责任制
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领导责任制,落实镇领导分片包村责任,指导和协助各村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三)成立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领导小组转为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转移和抢险救灾,处理其他次生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5个工作组:
1.调查监测组
组长:邱苑喆 成员:吴惠生、胡文全、程璐、余骅
主要职责为:对地质灾害灾险情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措施;
2.应急抢险组
组长:王健捷 成员:镇村抢险队伍成员
主要职责为:及时组织受灾害威胁人员、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被压埋人员、抢修工程、消除隐患;
3.医疗防疫组
组长:方晓炜 成员:陈兴才、张宏盛、钱婷婷
主要职责为:抢救伤员和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后勤保障组
组长:吴可 成员:汪春芬、张琪翔、吴帅
主要职责为:安置场所以及生活保障、救灾物资调配等;
5.治安保卫组
组长:戴佳 成员:李晨昱、汪卫华、张啸虎 主要职责为: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工作顺利进行。
(四)组建村级应急小分队
各村成立村级应急小分队,村党组织书记担任队长,监测员、基干民兵等为成员,并报镇政府备案。
主要职责为:负责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时充分发挥就近优势,开展先期处置。
四、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一是开展调查核查。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各村要积极开展自查,及时上报地质灾害情况;资规所要积极配合调查单位开展本辖区地质灾害汛前调查和汛后核查,查明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更新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范围内人口动态变化情况;各村包保责任人要逐点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和风险区巡查员,并按照调查核查结论,逐点落实防范措施。
二是完善方案预案。根据调查核查成果,镇政府组织填制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3月15日前发放到户并登记造册,制作更新网格地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对威胁30人(含)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镇政府组织资规等有关部门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转移预案并及时修订,并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转移演练和宣传培训,不断增强受威胁群众防灾识灾和避险自救意识。
三是强化汛中巡查。汛期由各分片包村责任人带队,对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开展巡查排查,强降雨期间要加密巡查;对村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防灾责任人和监测员在岗在位和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巡查,指导开展防灾工作。各村要组织村级应急小分队开展巡查排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强降雨期间加密巡查频次,督促监测员按照要求加密监测;做好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四是强化应急处置。镇、村要及时接收并传达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和实时定向预警信息。接到地质灾害预警指令后,分片包村责任人要立即部署,村防灾责任人、监测员要严格按照部署和预警等级开展防范工作。接到突发地质灾害灾险情信息或监测设备告警信息后,按照镇群测群防工作方案要求,村级应急小分队要及时开展先期处置,同时报告镇政府;镇政府分片包村责任人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防止灾害发生或扩大,并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填写《黄山市地质灾害灾险情速报表》,做到首报迅速、情况准确、续报完整。
五是严格值班值守。汛期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并对各村公布值班地点、联系电话,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值班纪律,确保人员在岗在位,联系电话保持24小时通畅。各村也要确定值班人员,一旦发现成灾迹象,立即按照程序报告。
五、预警应急响应
(一)预警响应
1.蓝色预警响应
做好汛期值班、日常监测、应急演练、宣传培训等地质灾害防范和准备工作。
2.黄色预警响应
强化负责人带班制度,值班人员24小时应急值守,各联系包保责任人组织巡查小分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风险区开展巡查与监测,做好应对准备。
3.橙色预警响应
各联系包保责任人驻村值守,巡查小分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中风险区加密巡查与监测;必要时,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转移;应急小分队做好待命准备。
4.红色预警响应
各联系包保责任人驻村指挥,视雨情和监测预警情况及时组织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转移;应急小分队集结待命;巡查小分队进一步加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高、中、低风险区巡查与监测;预警区域实行地质灾害零报告制度。
超出24小时预警期,未再发布新的黄色预警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或在预警时段内未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预警响应结束。
(二)应急响应
1.灾险情报告
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接到群众报告或在监测巡查过程中发现地质灾害前兆的,村负责人应立即向受威胁群众示警,同时向镇政府报告;镇政府接到报告后,应按照规定向县政府以及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报告。其中:发生人员伤亡的,应在30分钟内上报至县政府。
2.先期处置
所在村应急小分队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先期救援和抢险处置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镇政府联系包保责任人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员受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情况紧急时,可以强行组织避险疏散。
3.应急响应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镇政府按照《歙县王村镇202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歙县王村镇2025年度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求,启动应急响应。超出镇政府处置能力时,向县政府请求支援。
(1)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2)及时掌握灾情信息,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4.灾后恢复重建
应急响应结束后,组织转移群众有序返回居住。应急指挥部组织做好灾情损失统计,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歙县王村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5日
王村镇202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切实加强全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增强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确保我镇在可能遭受特大地质灾害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各项紧急救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本镇实际,特制订2025年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一、本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王村镇境内因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本镇行政区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二、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地质灾害救助应急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分工、综合协调的原则。镇政府成立2025年抗灾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的抗灾救灾工作。
指挥长: 胡志坚
副指挥长:邱苑喆
成 员: 姚文东 戴佳 潘晓丹 庄捷 王洁丽 吴可 汪琦 方晓炜 钱伟 王健捷 潘养清 李晨昱 程璐 罗晓芳 余骅 王维东 吴惠生 胡文全 汪春芬 张琪翔 胡建华 谢雪峰 叶朝阳 汪志彬及灾害发生地所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资规所,吴惠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有邵晶、张海景、吴丹阳。当特大灾情发生时,指挥部移到灾情发生地。指挥部下设 7个小组,分别是综合协调组、灾险情评估组、现场抢险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其组成与职责分工:
1、综合协调组
(1)由镇党政办、资规所、民政办、安委办、派出所、卫生院、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组成。镇党政办主任任组长,自规所所长、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及时组织制定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立即送现场抢险小组组织实施;负责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与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指挥部负责人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掌握现场抢险救灾工作进度,及时预测灾情发展变化趋势,并研究对策;负责联络镇应急分队、灾险情评估组、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治组、现场治安组、物资保障组、灾后重建组。
2、灾险情评估组
(1)由镇资规所、交通办、水利站、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监测员组成。自规所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所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组成专业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查明灾害发生的形成条件、引发因素,对灾情进行评估,提出处理措施建议;对具有可能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抢险现场,根据灾害的特征分析危险性程度、激发条件,判断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灾害等级和影响范围等,提出能够阻止或延缓灾害发生的措施。提供灾害发生地详细准确的气象预报,提出人员财产的撤离和转移最佳路线,提供灾民临时安置的合适地点。完成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抢险组
(1)由镇应急小分队和灾害发生地所在村两委干部、村应急小分队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基干民兵组成。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镇应急分队队长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负责组织、指导遇险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负责统一调集、指挥现场施救队伍,实施现场抢险救灾;负责实施抢险救灾中安全措施,抢救遇险人员;完成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4、医疗救护组
(1)由卫生院、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卫生院院长任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疗救治,减少,人员伤亡;负责调集、安排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求援;完成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5、安全保卫组
(1)由派出所、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派出所所长任组长、村委会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迅速组建现场治安队伍;维护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组织现场保护,疏散受灾区域内无关人员;完成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交办的其它工作。
6、物资保障组
(1)由镇民政办、交通办、财政所、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及其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由镇民政办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救灾物资的调运、存放、发放;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7、灾后重建组
(1)由民政办、资规所、交通办、水利站、供电所、电信公司及灾害发生地所在村委会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自规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灾害发生地村委会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
(2)主要职责:1、重建论证;2、为灾民提供维持基本生活必需品;3、协助灾害所在村委会修复因灾损毁的交通、水利、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4、帮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编制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总体方案。
三、灾害救助应急响应
当地质灾害发生后,灾害点监测员应立即向镇政府地质灾害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汇报,指挥部根据灾情发生情况作出相应响应。
(一)如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由指挥部调度抢险分队到灾害发生地紧急处置,严防灾情进一步扩大,同时做好灾发地安全及恢复工作。
(二)如发生人员伤亡及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灾民的重大灾情,镇抗灾救灾指挥部立即行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召开指挥部会议,听取灾害情况汇报,研究决定救灾应急工作重大事项,部署救灾工作任务。
2、组织救助抢险分队到灾情发生地紧急抢险。
3、调度综治办、交警队、卫生院、民政办等单位投入救灾抢险。
4、到受灾地点核查灾情、慰问灾民、指导工作。
5、根据需要,向重灾地点调拨救灾物资。
6、抗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坚持24小时值班,保持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畅通。
7、镇民政办划拨应急救灾资金,安置灾民基本生活。
8、安排好需转移安置的灾民及落实救灾应急的各项措施。
9、根据情况及时向县级汇报灾情,申请支持。
四、救灾款物的筹备
在请求上级相关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镇政府划拨救灾经费,积极筹备救灾资金、物资。
救灾经费、物资的具体安排原则是:通盘考虑,突出重点。根据灾情,首先确保紧急期间救助需要,其次安排口粮救济、倒房恢复需要。因灾引起的疾病治疗所需药品及衣被等问题,采取自己筹一点,亲友借一点,政府救济一点等办法解决。总之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确保灾民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五、灾后救灾工作
灾情稳定后,指挥部成员各单位各负其责,尽快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开展生产自救。
1、召开生产自救工作会议,迅速组织恢复生产,开展生产自救,组织劳务输出等工作。
2、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工作,重点是因灾造成房屋倒塌、农田绝收、财产冲光等重灾户及其他方面的损失情况。
3、制定灾民倒房恢复重建,灾民吃饭、穿衣等总体安排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
4、广泛开展捐赠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捐衣、捐被,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缺衣少被少粮困难。
5、加强对救灾款物的监督管理,确保灾款救灾款物专款专用,重点使用。
6、组成指导组深入灾区,检查督促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灾区群众安度难关。
六、抗灾救灾纪律
1、主汛期和抗灾期间,各村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2、抗灾抢险期间,全镇各村、镇直各单位及全体村民都应无条件服从镇抗灾救灾指挥部的指令,绝不允许推诿扯皮、讨价还价,消极应付。对玩忽职守影响抗灾救灾工作,造成严重损失或责任事故的,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在地质灾害发生期间,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报请上级政府给表彰。
歙县王村镇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