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广场化晒场 金色玉米映初心
清晨的霞光铺染了歙县雄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水泥地面被一片耀目的金黄悄然覆盖。只见村民们手持长柄木耙,翻动、拨弄着晾晒的玉米粒,发出沙沙的轻响。广场旁的舞台上,那醒目的“文明”二字,与眼前铺展的丰收盛景相映成趣——昔日承载文艺活动的广场,此刻化作一片金色的晒谷场,成为秋收画卷里最温暖的注脚。
广场的“文明”之名,不应囿于歌舞活动。百姓急难愁盼之处,就是践行为民宗旨的起点。让粮食安全归仓,这本身就是最深厚、最实在的文明实践。
晚霞的金辉再次温柔地洒满广场,村民们手脚麻利地将干透的玉米装袋。颗粒归仓的沙沙声里,分明蕴藏着踏实与希望。当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的平整地面化作金色晒场,晒热的不仅是玉米,更晒暖了民心。阳光之下,初心与民心相遇相融,公共空间瞬间转化为解困的港湾。这临时铺展的金色画卷,无声诉说着:真正贴近泥土的关切,才能让“崇德尚贤,书香雄村”的口号于细微处扎根,于民生里滋养出最动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