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学”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日,歙县卖花渔村迎来30余名北京师生研学团队,这是卖花渔村徽派盆景研学基地成立后首次开展大规模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意味着卖花渔村在传承非遗技艺、推动文旅融合、拓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活动中,师生们通过观看宣传片、实地参观和动手实践三个方面了解卖花渔村徽派盆景制作非遗技艺。特别是小微盆景制作过程中,师生们在徽派盆景省、县级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激发创造性,将一盆盆苗木制作成精美的盆景。
“通过此次活动,我了解到徽派盆景的技艺与发展变化,动手实践的过程,让我感受到非遗技艺的奥妙。我要将这盆亲手制作的盆景放在书桌上,好好养护它。”一名学生说道。
从“扁担挑盆景”到“直播卖全国”,卖花渔村用二十年完成蜕变。销售模式的改变也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壮大,近年来,卖花渔村通过“盆景+旅游”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年收入近两百万元。而此次研学活动标志着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3.0时代——通过教育赋能激活非遗价值,正在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崭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