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49660/202306-00011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DOC,老年 发文日期: 2023-06-02
发布机构: 徽城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3-06-02
生效日期: 2023-06-02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产业发展情况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徽城镇2023年产业发展规划及情况报告

作者:歙县徽城镇 发布时间:2023-06-02 10:58 信息来源:歙县徽城镇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早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意义、定思路、定任务、定政策、提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顶层设计。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有效衔接的关键阶段,推进乡村振兴尤为重要,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还是产业振兴。近年来,我镇围绕产业振兴,立足优势,发挥特色,用好市场,抓好融合,让镇域产业基础更实、支撑更牢、特色更显、发展更优,在镇域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三点一线”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即问政、就田承旧岭、南屏三个重点和皖浙1号旅游风景线),现就我镇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共有13个村,农村人口23535人,耕地5240亩,林地54000亩,农业主导产业为贡笋、国兰、茶叶、枇杷等,农村家庭收入以务工为主,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0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5.2亿元,位于全县前列 ;同时拥有17个股份经济合作社, 45个专业经济合作社, 6个家庭农场,辐射带动3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交易的项目达58个,成交金额达2113万元。1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全部超过5万元,其中7个村超过10万元,2个村超5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向自身要资源,发挥产业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型:立足镇域农业仍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实际,发挥贡笋、茶叶、瓜果、枇杷等特色产业优势,领办和创办蔬菜、水果、茶园、观赏植物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带动农民发展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带一业”,做大做强传统农业。如问政村充分借助“问政贡笋”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做好“竹”文章,问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为全市首批“田园徽州”项目合作基地之一,每年竹笋产值超1000万元。谋划实施问政竹艺展示区项目,该项目主要以问政村标准化钢结构厂房建设为主体,整个厂房占地面积400m²,双层架构,总建筑面积800m²,在厂房一层分区实施竹艺加工及竹艺展示一体化项目,配套设置加工区和展示区,拟采购竹艺加工设备3台,投资约20万元,竹艺展示区拟投入资金30万元;在厂房二层分区完善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拟投入资金100万元,建成后对外招租。就田村以旺村千亩瓜果为重点,区域内规划种植桃、李、西瓜等水果类产业,禁用化学农药,推行无公害绿色产品,大大促进了产品销售力度,提高了产品价值。鲍川村依靠特色的珠兰花产业,吸引黄山雾云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稠木岭投资70余万元,引进现代设施,以规模化、设施化、智能化、组织化、标准化等产业化模式进行珠兰花栽培研究和生产技术推广,取得初步成效。

二是向社会要资本,强化产业资金支撑。资本注入型:坚持市场经济导向,打破惯性思维,让外来资本同本土资源深化融合。为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在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人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短板,我们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运用市场的眼光吸引外来资本注入,同本土的产业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受益。以就田村承旧岭为例,该村历史上就有种植珠兰花的传统,可以说气候、地理位置等产业发展自然环境优势明显,加上遗留下来的原始花舍、校舍、供水池等生产设施,更为振兴兰花产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以西金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为投资业主的就田国兰文化项目落地实施,一期项目投入资金10万元流转花舍222.58平方米、自留地4亩、校舍4120平方米、竹园6亩,投入60万元建成国兰接待及展示区、国兰种植棚、种苗房和灌溉系统,投入15万元引进大富贵、宋梅、汪字、龙字等春兰品种,兰花苗数合计3000个,共种植700盆,该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收入,还吸引了农民就业。同时依托国兰文化产业基础,发挥承旧岭中国传统村落在人文、古建筑等文化资源,积极同xx进行洽谈,流转闲置农房打造咖啡馆,使之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成为游客聚集地。

三是向改革要动力,激发产业发展动能。集体带动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大量的土地、茶园、果园、农房等农村生产要素闲置,而且区域内户均占有量偏少、散落,制约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此,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7家,实现了政经分离、政社分开,为产业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以南屏村为例,一方面中翠茶文化公司通过村级合作社流转37亩茶园,明确由经济合作社负责安排茶园内的务工,茶企无偿为生态茶园提供有机肥、生物农药、农业机械以及茶园管理的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在收购鲜叶阶段,按照溢价收购的模式对茶农的鲜叶应收尽收,既为茶叶市场提供了有机的优品歙茶,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形成了“农户——村级合作社——茶企”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每亩每年为村民带来2800元收入。另一方面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推行“村党组织+信用村+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将信用户手中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茶园,通过“流转+监管”的模式整合、开发、利用50亩连片茶园,按照“六统一”进行管理,实施了水肥一体化、农田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点、运输地轨建设等项目,基本实现了核心地块茶园的自动化、产业化、智能化,为全面打造生态茶园、塑造有机茶叶品牌建立了试点。

四是向创新要发展,深化农旅产业融合。农旅融合型:面对农村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人民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农业、休闲农业不断推行,自驾游、田园游、采摘游、亲子游等新业态日益兴起这个大趋势,我们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战略,依托山水等旅游资源优势,突出问政“山”南屏“水”“一号线”,以打造村落景点为目标,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在问政,谋划实施问政村农旅融合示范区项目,总投资约670万元,其中问政田园生活体验区子项目:流转竹园、田园总计100亩(按照1000元/亩,10万元/年的流转费标准),用于在规模化发展问政春笋、笋鞭、冬笋基础上,拓展种植青菜、小土豆等高山蔬菜。同步投资约50万元,新建自助烹饪餐饮区、田园采摘区,供游客畅游体验。另外做好田园生活体验区内农特产品的对外推广营销,进一步深化同“田园徽州”公共区域品牌、“披云徽府菜”“同聚楼食业”等市场主体在问政山笋系列产品上的战略合作,该项目预计能给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年;问政文化旅游示范区子项目致力于发展问政乡村旅游,重点挖掘问政山史,编写《问政志》,拟投入资金20万元建成问政村史馆,投入100万元巩固恢复问政山房遗迹和斩尾龙遗址,选点打造问政千亩竹海“百佳摄影点”,投入资金200万元兴建村域古道绿道,实现村内景点连通贯通。在南屏,借助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建设优势,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画廊沿线完成招商引资近3000万元,引入瀚林休闲度假旅游有限公司、水天一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文旅投资商落户投资,盘活14幢闲置农房发展民宿业,同步谋划南屏水上运动中心项目,配套研学基地、健身主题公园、运动员休息室、码头、水上娱乐项目建设(游船、皮划艇、桨板)和周边停车场等附属工程,参与品位歙县·自在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塑造,先后举办“水墨南屏·泳动新安江”“水墨南屏·桨动新安江”系列活动,文旅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