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0135/202403-00114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组织机构简介,卫生、体育,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其他,其他,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 发文日期: 2024-02-28
发布机构: 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日期: 2024-03-01
生效日期: 2024.3.1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歙疾控〔2024〕15 号 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要点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印发2024年歙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作者:歙县疾控中心 发布时间:2024-03-01 15:03 信息来源:歙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阅读次数:

  2024年歙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24年,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疾病防控措施,不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为全县疾控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扎实基础。

一、组织建设与综合管理

(一)党建与队伍管理

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十四五”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重要一年。县疾控中心党的建设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为新阶段奋力崛起赶超、加快建设健康歙县贡献疾控力量,以优异成绩为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

2.不断加强队伍管理工作,建立规范有序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实施运行模式有计划地培养青年业务骨干,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方式来培养青年骨干的各项能力提高疾控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疾控事业发展的需要,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目标任务,为中心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二)综合管理

1.立足于保障群众健康的基本职责,发挥疾控工作特色,坚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推动疾控事业全面发展。

2.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及县委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公务接待、财务审计等行政管理,做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完善单位综合管理机制,努力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3.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以落实制度为重点,继续狠抓劳动纪律和效能建设,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4.发挥工会组织的纽带作用,按时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立足本职,积极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一)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工作

1.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管理组织和制度

各医疗单位要进一步完善传染病报告组织、制度和预案。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是每年常规日常工作,每年年初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传染病报告的组织、制度及预案进行补充或更新,并将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如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等。要充分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2.进一步规范结核病管理工作

当前,我县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24年是结核病“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将紧紧围绕目标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各项工作。针对我县结核病防治的薄弱环节重点开展各项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一是加强疑似肺结核患者首诊查痰,适时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最大限度发现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二是加强多层联动,开展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患者的追踪和健康教育,提高总体到位率和成功治疗率;三是加强痰培养工作的开展,提高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力度,早发现早转诊早治疗;四是根据省市县工作要求,开展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工作,把好学校等重点场所肺结核防治的第一道关卡

3.加强霍乱、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培训,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提高其应对霍乱、手足口病的应急处置能力,严防重大疫情发生。各医疗卫生单位从5月1日起恢复肠道病门诊,县直单位要做到“人员、药械、诊室”三固定,并设腹泻病人专用厕所,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及相关工作制度。要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县直综合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每年对腹泻病人的病原检测率分别不低于腹泻病门诊就诊总数的20%和10%。

4.进一步提高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簿登记质量。门诊日志作为基础性的医学文书,是检查传染病漏登、漏报重要依据。各医疗机构均应建立门诊日志制度,加强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填写或由电子病历自动生成的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特别14岁以下儿童就诊者要填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对最初诊断为“待查”,要及时订正病名,按照疾病诊断ICD-11编码录入规范诊断病名;发病日期和初、复诊项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勾选;对于接诊的发热病人要将测量的体温录入系统。

5.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培训,传染病报告管理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训工作,重点内容加强培训,特别是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临床医生要熟练掌握,不可模棱两可。责任报告人要强化报告意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传染病属地管理和首诊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准确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网络报告。

6.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要加强日常传染病报告质量自查工作,要求每月开展一次,自查时分管领导务必参与,自查内容包括临床医生门诊日志登记住院登记质量、传染病报告和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质量等,自查汇总后要及时将自查结果在本院通报,按照本院制定的奖惩制度按时兑现,对存在问题及时落实整改,下个月自查时要查上个月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报告积极性,杜绝漏报。

7.持续巩固消除血防工作成果,以螺病情监测为主导,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及易感环境风险评估,加强有螺村居民和流动人员血吸虫病检测。组织开展全县查灭螺和病情监测工作,重点对全县现有有螺环境开展监测和灭螺;做好血防联防联控工作;严防输入性螺情与病情发生,持续保持全县无疫情;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十四五”规划。

8.麻风病可疑线索调查作为常态工作开展,强化业务培训,加强疑似病例上报和治愈存活者随访工作

9.加强疟疾防治监测,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重点是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健康教育等工作;加强对乡镇疟疾防治工作的督导;加强全县疟疾防治业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疟原虫镜检技术人员血涂片制作和镜检技能水平的培训,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疟疾病例,控制传染源,以满足防治工作需要。

(二)开展地方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1.加强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根据1月份制定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开展所有患者年度首次危险性评估及患者随访,并做好数据质控。

2.继续加强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增强居民防病意识。按照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中央补助地方病项目的要求。继续加强学生和孕妇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和碘盐监测工作,加大食用碘盐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盐业部门开展无碘盐查处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

3.持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加强肿瘤、死因、农村癫痫、国家伤害监测等项目的管理与数据上报。

4.加强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提高居民防病能力。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抓手,继续做好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大慢性病防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防病保健能力。

(三)提高卫生监测检测能力

    1.抓好卫生监测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和各项目方案要求,做好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等监测、检测工作;加强日常督导,高质量地完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做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等卫生检测工作;做好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和病媒生物防制项目督导工作;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

2.完成卫生检测任务。做好重点传染病(HIV、流感、结核病、手足口病、麻疹等)流调样品的检测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食源性疾病和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样品采集及检测,为调查处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积极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能力验证、盲样考核工作;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验证,继续续提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完善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按质按量的完成全县的各项监测、检测任务。

  (四)强化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力度

1.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接种操作流程。加强新生儿童及时建卡建证管理,持续开展产科预防接种建卡发证;完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维护 加强流动儿童跟踪随访和预防接种信息更新,提高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保持全县新生儿童建卡建证率100%;进一步落实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并控制疫苗针对疾病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适时阶段性的做好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做好秋季新生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与补种工作。

2.严格落实执行《疫苗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冷链系统管理,严格落实冷链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维护,充分发挥冷链系统效能,确保疫苗存储和运输安全;科学制订疫苗需求计划,规范非免疫规划疫苗的采购,加强疫苗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强化疫苗追溯系统和预防接种信息管理,保障疫苗最小包装全过程可追溯和接种个案信息成功上传至省和国家平台

3.开展维持无脊灰和消除麻疹工作。按照《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要求,继续加强AFP敏感性和及时性监测,重点做好AFP病例报告和管理工作;加强麻疹监测系统管理,保证合格标本的采集率和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对发生麻疹病例的地方,按照《安徽省麻疹疫苗应急免疫技术方案》要求及时进行应急接种或查漏补种,防止出现二代病例。

4.进一步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并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按照《安徽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实施细则》,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工作。

5.根据传染病发病分布特点和疾控工作需要按照家长知情、自愿的原则做好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管理,按照省集中招标采购方案,科学、合理、有序地做好非免疫规划疫苗宣传推广接种工作。

(五)重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1.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与电视台等媒体合作,播发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控信息;根据健康教育工作实际,设计制作形式多样、实用性强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麻风病日、结核病日、儿童预防接种日、疟疾日、碘缺乏病日、肝炎日、全民健身日、爱牙日、高血压日、精神卫生日、脑卒中日、糖尿病日、艾滋病日等宣传主题日,通过悬挂横幅、展出展板、滚动播放电子显示屏、设置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健康知识视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宣传咨询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的健康教育宣传。

2.组织开展重点疾病和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围绕国家相关政策、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血吸虫病等重点内容进行宣传普及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知识,减少歧视和恐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认真宣传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3. 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引领,围绕全面建设“健康歙县”发展定位,以健康促进为基本策略,逐步完善健康促进长效机制持续加强促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坚持运用可行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继续推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促进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融入各科室实际工作中,将有利于职工健康的公共政策放在首位。

(六)加强中央和省财政支持的疾控类项目管理工作

加强中央和省财政疾控类项目的管理,按照项目工作内容和任务量,及时制定相应工作计划,确保各类项目任务执行和资金支出进度。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