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要点
为巩固我县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结合我县现状,现制定2024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要点如下。
一、螺情监测与灭螺
(一)培训乡镇查螺人员,指导北岸镇、溪头镇、徽城镇、富堨镇、桂林镇、郑村镇开展螺情监测,春季查螺面积总计1345.0346万m2,秋季查螺计划另行拟定,对乡镇查螺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及质量复核。
(二)配合林业和住建部门做好输入苗木、水生植物、草皮等螺情监测工作。
(三)指导北岸镇开展白杨村春秋季灭螺6万m2。
二、人群和家畜病情监测
全年完成人群询检查病2000人,血检查病1000人,粪检查病500人,协助农业部门完成家畜查病1000头(包含监测村引进家畜)。
(一)哨点医院病情监测
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深渡镇中心卫生院、桂林镇卫生院、郑村镇卫生院分别监测往返于流行区的流动人口100人、30人、30人、20人、20人。流行区地点参照附件2。
对到各医疗机构就诊或咨询的往返于流行区的流动人群,由门诊医生开具化验单(注明留血样查血吸虫病),填写附件3或4,要求调查表填写工整,信息齐全。检验人员采集血样(采血要求见附件5),每周二指定专人将血样和表格送县疾控中心血防科。
(二)主动监测
对来自和去过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大型工地人员、有螺村居民、联防联控村居民、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等人群开展血清学查病。及时掌握传染源变化的动态,防止输入性病情发生。
三、歙县与绩溪县联防联控工作
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联防联控工作,对与绩溪县临溪镇上游村毗邻的溪头镇溪头村下叶祺开展区域联防联控工作,包括溪头镇溪头村的螺情监测、6岁以上常住人口病情监测以及家畜病情监测。加强沟通与交流,有效控制联防区域内螺病情反复和输入。
四、强化风险监测,精准掌握风险因素
我县部分血吸虫病流行村螺情复现较重,导致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极易造成血吸虫病死灰复燃。因此,各流行乡镇及村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血吸虫病风险评估,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环境风险因素进行摸排,实施精准防控,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巩固防治成果。特别是要做好新安江流域重点流行区的螺、病情监测,确保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决定在桂林镇竦口村、富堨镇承狮村设立风险监测点。
五、晚血医疗救治
全年计划医疗救治晚血病人60人。县疾控中心负责病人医疗救治申报管理与随访登记工作,县人民医院负责病人住院医疗救治,确保需要救治的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应治尽治,其他医疗单位要结合居民健康体检等方式,对既往感染者开展晚期血吸虫病线索病例筛查及早起干预治疗工作,防止新发晚期血吸虫病例的发生。血吸虫病病人随访率达到95%及以上,不断提高晚血医疗救治工作的社会满意度,同时规范做好新发或复发晚期血吸虫病
人初审工作。
六、急感防控
各医疗机构要把汛期及易感季节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急性感染作为血防工作的重点,并列入当前疾病预防控制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做好本单位职工、乡村医生血吸虫病诊治培训,着力提高鉴别诊断、报告和处理血吸虫病病例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流动人口病情监测,落实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疫水接触史询检登记及转诊工作。要依法加强急感疫情报告管理,做到正确诊断、及时报告、有效处理。
七、血防项目和疫情监测
严格按照中央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执行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加强监督检查,保质保量完成年度项目工作任务。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监管,严格实行预拨及报账制,并做到专款专用。
严格按照省、市疫情监测方案要求,制定疫情监测村工作计划,完成螺情与病情监测任务。
八、健康教育
全年计划血吸虫病健康教育7万人次。积极开展血防宣传月活动,发放血吸虫病宣传折页,宣传《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各乡镇卫生院在4月份要以悬挂横幅、黑板报、健康讲座等形式宣传血防知识,提高当地居民和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觉参与查螺报螺意识,重点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积极在省级及以上网站投稿宣传血吸虫病地方病工作动态。
九、能力建设和信息资料管理
(一)推进信息化建设。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系统管理,提高
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将信息化系统用活用精,信息数据及时上传。
(二)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加强省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建设。对血防专业人员、村查螺队、村干部、驻村扶贫人员、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站(中心)相关医务人员开展血防业务培训,规范血防三级网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血吸虫病诊疗水平。
(三)资料上报及整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将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培训与健康教育资料在4月份血防宣传月后及时上报至疾控中心。有流动人口监测任务的医疗单位上报资料时务必注意完整填写表格,进一步提高信息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做好相关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十、督导与考核
县疾控中心成立血防工作督导和质量考核组,在查灭螺、查治病期间按照省市血防质量监控和督查工作要求,对乡镇政府和乡镇卫生院血防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