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科普+农技”双赋能 点燃特色产业振兴新引擎
2025年8月14日,歙县农学会联合歙县农技中心创新采用“科普+农技”双轮驱动模式,组织农技专家团队走进坑口乡瀹潭村,开展枇杷绿色提质栽培技术与豇豆绿色防控技术专题培训,为60余名农户送去量身定制的种植“锦囊”,让理论宣讲的“精神养分”真正转化为助农增收的“实效硕果”,这是农技中心践行歙县农业农村局“举旗帜·送理论”基层宣讲活动的创新实践,通过将党的创新理论与绿色农业技术深度融合,助力歙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本次培训紧扣“举旗帜·送理论”核心要义,将产业振兴科普理论与实用农技精准衔接、深度融合,农技推广研究员童秋云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升级”为理论出发点,结合瀹潭村枇杷产业发展实际,聚焦花期管理、幼果期护理、采后管理等关键环节,系统讲解绿色提质技术要点。在理论阐释中融入生动实践,细致解读疏花疏果的科学标准、增施有机肥的具体方案、病虫害绿色防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让农户不仅掌握具体农技“操作方法”,更明晰“背后逻辑”。
培训现场互动频频、气氛热烈。农户们带着生产中遇到的困惑专注聆听,不时就“疏花疏果的最佳时间”“操作后是否影响产量”“绿色防控药剂如何轮换使用”等问题互动交流,童秋云研究员结合党的惠农政策理论,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并列举大家熟悉知晓的增产增收的案例,用“理论+案例”的方式解疑释惑。“专家不光教了实打实的技术,还让我们明白发展绿色农业既是政策方向,更是增收致富的好门路,心里头一下子亮堂多了!”种植户方兆庭的话,道出了在场农户的共同心声。
本次农技科普培训也是歙县农学会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鲜活开场,通过将理论宣讲台从机关会议室 “移” 到村里的村委会,让农技科普与政策理论真正贴近农户生产生活场景,既提升了农户的种植管护技能,又坚定了他们发展绿色特色产业的信心。歙县农学会会长江小伟表示,此次科普培训是落实“科技强农、科普惠农”战略的具体行动,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理论+实践”模式,常态化开展农技科普指导和政策宣讲服务,推动歙县枇杷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让“三潭枇杷”真正成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以产业振兴的扎实成效检验农技科普宣讲成果,为歙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