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征集】《歙县2024年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各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黄山市支持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若干政策》文件精神,推动我县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县“5321”农业新格局,现将《歙县2024年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并将相关意见建议于2024年3月12日前反馈至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盖章扫描发送至邮箱),逾期未反馈的,视为无意见。
联系电话:6537706,邮箱:592692366@qq.com
歙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3月1日
歙县2024年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打造全县“5321”农业新格局,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农业全产业链,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盯绿色高效“农业强县”目标,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精准务实构建“5321”农业新格局。创新“4+N”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聚力猪、鱼、茶、菊全产业链,拓展蔬果、中药、林特等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强村富民。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增加20个以上总投资20亿,一产投资项目30个以上总投资4亿元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由负转正。
二、主攻方向及任务
(一)做优猪产业
工作目标:以“强生猪、兴花猪”为路径,2024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0.9万头左右,生猪出栏28.5万头,其中皖南花猪出栏3000头;猪肉产量2.8万吨,一产产值7.9亿元。统筹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畜头肉尾”,加快推进猪肉原料的预制菜研发,争取培育量化生产企业1-2家,启动县级预制菜产业园区谋划建设,打造畜牧全产业链发展大格局。
项目谋划及实施:(1)实施歙县畜禽育种及深加工融合示范项目,在竦口村建成标准化皖南花猪保种和扩繁基地。(2)结合浦口EOD等项目,推动可养区养殖条件提升前期工作,建设4-5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3)加快推进郑村镇西村林场年产能屠宰量25万头标准化畜禽屠宰场落地建设,含配套冷链设施和预制菜产业等附属工程。(4)推进富堨预制菜产业园(园艺场地块)、北岸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用地布局谋划,开展土地征收前期规划、收储、托管等实质性工作。
(二)做大鱼产业
工作目标:年内新建饲料鳜鱼苗种驯化基地2亩(陆基圈养桶)、饲料鳜鱼池塘示范养殖基地40亩。鲜活鳜鱼产量300吨。新增规上鱼制品加工企业1家,加工业总产值突破3亿元,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
项目谋划及实施:(1)推动黄山莲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产种苗鳜鱼育种基地建设,建设室内工厂化、智能化繁育养殖车间、实验室,开展鳜鱼良种选育、鳜鱼苗种繁育。(2)开展武阳乡等地鳜鱼养殖基地建设,建成占地40亩、产能300万斤的智能化陆基圈养桶鳜鱼养殖基地。(3)鼓励郑村镇、石门乡通过智慧设施建设、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分析与决策、自动化饲喂等现代化方式开展鳜鱼养殖,扩大饲养规模。
(三)做强茶产业
工作目标:以“歙茶”品牌营销为基础,打好生态、文化、科技牌,提高夏秋茶采摘量,主攻名优茶、推广大众茶、开发个性茶、做大出口茶。推动新式茶饮、茶旅融合、文创茶品、拼配出口茶等业态创新。2024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28.3万亩,茶叶一产产值超13亿元,综合产值达到75亿元。力争新增规上茶加工企业2家以上。
项目谋划及实施:(1)在溪头镇、许村镇、杞梓里镇等12个乡镇15个行政村建设“六统一”示范生态茶园3000亩。(2)在溪头镇、霞坑镇2个乡镇2个基地600亩茶园实施“三化”茶园建设。(3)在街口镇、武阳乡、新溪口乡等13个乡镇14个基地的2900亩茶园实施亚行贷款生态补偿项目。(4)在北岸镇、长陔乡、璜田乡、许村镇等乡镇开展茶园套种大豆5000亩。(5)推进以溪头为主的滴水香加工产业园,以许村为主的黄山毛峰加工产业园,以三阳为主的大方茶加工产业园,以王村、森村、绍濂、长陔、璜田为主的精制茶加工产业园用地布局,开展土地征收前期规划、收储、托管等实质性工作。(6)推进蜈蚣岭为代表的歙县梯地茶园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四)做精菊产业
工作目标:以“黄山贡菊”提质为方向,推进三化菊园基地建设和GAP生产体系及示范应用,扩大黄山贡菊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实施好黄山贡菊产业强镇项目,推进黄山贡菊产业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024年,全县菊园面积稳定在5.5万亩,菊花一产产值达到6.8亿元,综合产值达到19.8亿元,新增规上菊花加工企业1家以上。
项目谋划及实施:(1)打造10家50亩以上的黄山贡菊“三化”菊园。(2)在溪头镇(田园综合体)、许村镇、郑村镇、富堨镇、桂林镇等乡镇推广菊花套种玉米种植面积6000亩。(3)开展茶菊GAP建设,按照“六统一”的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构建黄山贡菊GAP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国家地理标志黄山贡菊保护示范区创建。(4)谋划以北岸、溪头、许村、桂林为主的菊花加工产业园建设。(5)推动歙采缤纷茶菊交易中心项目落地,力争年内建成研发中心大楼一栋、厂房2栋,仓储和其他基础设施。(6)建设菊花(黄山贡菊)流通质保仓建设项目,提供质量可靠的、地道的黄山贡菊中药材。(7)持续实施好黄山贡菊产业强镇项目。(8)谋划建设综合性、标准化、智慧型茶菊交易中心(农批市场)。
(五)做实果产业
工作目标:以“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县山核桃”初深加工为重点,依托精品果园示范基地和经济林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补齐加工短板,提升三潭枇杷茶产能,加大果品精深加工,主攻果品优质化、精品化、市场化,打造果酱、果汁饮品示范引领企业2家,力争新增规上果品加工企业1家。
项目谋划及实施:(1)实施街口镇、新溪口乡柑桔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打造精品柑桔基地150亩,搭建设施柑桔大棚60亩。(2)推进深渡镇、武阳乡、徽城镇、坑口乡老旧枇杷园改造,力争改造500亩。(3)实施山核桃产业发展高标准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1万亩山核桃产业高标准示范基地。(4)实施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对现有3300亩山核桃的实施统一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叶面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5)谋划以新溪口乡、街口镇、武阳乡、岔口镇、金川乡、三阳镇、杞梓里镇等为主的林果加工产业园,开展土地征收前期规划、收储、托管等实质性工作。(6)推进第六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溪口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经济林果)建设。
三、配套举措
(一)实施大收储大托管。收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用地1790亩,在郑村、富堨、桂林等乡镇创建设施农业标准地500亩,其他乡镇不少于20亩。开展荒芜茶园经营权托管面积5000亩以上。新收储(流转)、托管菊园2000亩。开展果园大托管,以金川乡伏黄村山核桃生态治理“四统四禁”示范基地为样板,试点开展100亩山核桃林“大托管”。
(二)培育龙头企业。围绕猪鱼茶菊果五大产业,积极培育国家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研发优质、特色、增值产品,着力提升加工业质量效益。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农科院、安农大等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延链补链技术攻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扩市场响品牌。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两品一标”认证,加大歙采缤纷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公信力。举办歙县滴水香、歙县大方茶、黄山毛峰等名优茶系列文化节、黄山贡菊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菊花重点消费市场——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专场推介活动,开展歙采缤纷系列产品进京、入沪、南下等活动,组织企业赴北京、深圳、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加大宣传推介。推选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赴外参加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
(四)精准双招双引。编制猪鱼茶菊果全产业链重点项目招商手册,瞄准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和领军企业实施靶向招引,着眼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针对性招引。利用政府网站、大型展会等平台,积极宣传推介我县绿色食品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争取更多资金投入重点招商项目建设,提升猪鱼茶菊果加工规模,打造城乡联动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五)坚持科技赋能。建设智能化猪舍,利用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方式实现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全面监测。开展鳜鱼产业“揭榜挂帅”为中心,引入科研能力强、行业技术好的企业或团队进行饲料鳜养殖技术攻关,建设中试基地,培育技术团队,力争3年内攻关饲料鳜鱼养殖技术。充分发挥与农科院团队合作作用,推进数字茶、菊、果园建设和科技创新,打造智慧茶、菊、果园示范基地,争取认定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家,新增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个。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责任单位为成员单位的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落实重点目标任务化、重点工作清单化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投入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债,统筹省、市财政配套资金建设一产重点项目,县财政、农业农村、林业、乡村振兴、移委等部门要统筹涉农资金、重点扶持“猪鱼茶菊果”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发展资金下达前须经工作专班审定。县财政安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保障。
(三)强化部门协同。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发展改革、科商经信、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要在农业项目立项审批、土地审批、环评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商经信、市场监管、县财政、统计等部门要强化科技创新、市场培育、金融支农和数据支撑。
(四)强化工作落实。牵头单位要对照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分工和工作计划,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可量化”的要求,推进乡镇任务落实到位,年底交账。
(五)强化督导调度。专班每月下发工作提示,并适时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对各部门推进猪鱼茶菊果全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对未尽部门职责、未按序时进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部门予以通报。
歙县2024年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任务分解表(征求意见稿) | ||||||||
序号 | 类别 | 项目 | 地点 | 内容 | 资金来源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
1 | 猪产业 | 工作目标 | / | 全县 | 以“强生猪、兴花猪”为路径,2024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0.9万头左右,生猪出栏29.85万头,同比增长3.7%,其中皖南花猪出栏3300头,同比增长4.1%;猪肉产量2.91万吨,同比增长3%,一产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6%。统筹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畜头肉尾”,加快推进猪肉原料的预制菜研发,争取培育量化生产企业1-2家,启动县级预制菜产业园区谋划建设,打造畜牧全产业链发展大格局。 | / | 农业农村局 | 农文旅集团、资规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开投集团、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各相关乡镇 |
2 | 项目谋划及实施 | 歙县畜禽育种及深加工融合示范项目 | 桂林镇竦口村 | (1)实施歙县畜禽育种及深加工融合示范项目,在竦口村建成标准化皖南花猪保种和扩繁基地。 | 专项债(4.95亿元) | 农文旅集团、农业农村局、桂林镇 | 资规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各相关乡镇 | |
3 |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建设项目 | 郑村镇、富堨镇、许村镇、上丰乡、桂林镇 | (2)结合浦口EOD等项目,推动可养区养殖条件提升前期工作,建设4-5个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 | 浦口EOD项目(约6000万元) | 农业农村局、农文旅集团 | 资规局、林业局、发改委、开投集团、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各相关乡镇 | ||
4 | 歙西屠宰场及预制菜加工项目 | 郑村镇西村林场 | (3)加快推进郑村镇西村林场年产能屠宰量25万头标准化畜禽屠宰场落地建设,含配套冷链设施和预制菜产业等附属工程,新建屠宰量25万头标准化畜禽屠宰场、配套冷链设施预制菜产业园等附属工程。 | 专项债(2亿元) | 农文旅集团、农业农村局、科商经信局 | 资规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郑村镇 | ||
5 | 歙县农业产业园区建设 | 富堨镇、北岸镇 | (4)推进富堨预制菜产业园(园艺场地块)、北岸绿色食品加工园区用地布局谋划,开展土地征收前期规划、收储、托管等实质性工作。 | 专项债 | 农业农村局、科商经信局 | 资规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开发区、富堨镇、北岸镇 | ||
6 | 鱼产业 | 工作目标 | / | 全县 | 年内新建饲料鳜鱼苗种驯化基地2亩(陆基圈养桶)、饲料鳜鱼池塘示范养殖基地40亩。鲜活鳜鱼产量300吨,同比增长20%。新增规上鱼制品加工企业1家,总数达3家。鱼产业加工产值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30%,综合产值突破3亿元,同比增长50%。 | / | 农业农村局、科商经信局 | 农文旅集团、资规局、科商经信局、发改委、财政局、开投集团、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各相关乡镇 |
7 | 项目谋划及实施 | 黄山莲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产种苗鳜鱼育种基地 | 桂林镇竦口村 | (1)推动黄山莲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水产种苗鳜鱼育种基地建设,建设室内工厂化、智能化繁育养殖车间、实验室,开展鳜鱼良种选育、鳜鱼苗种繁育。 | 社会资本(总投资5000万元) | 农业农村局 | 发改委、资规局、桂林镇 | |
8 | 歙县智慧渔业养殖基地项目 | 武阳乡 | (2)开展武阳乡等地鳜鱼养殖基地建设,建成占地40亩、产能300万斤的智能化陆基圈养桶鳜鱼养殖基地。 | 总投资5000万元(一期2000万元、二期3000万元),一期社会资本800万元,乡村振兴局1200万元 | 农业农村局 | 资规局、发改委、乡村振兴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武阳乡政府 | ||
9 | 智慧渔业建设 | 郑村镇、石门乡 | (3)鼓励郑村镇、石门乡通过智慧设施建设、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分析与决策、自动化饲喂等现代化方式开展鳜鱼养殖,扩大饲养规模。 | 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 | 郑村镇、石门乡 | ||
10 | 茶产业 | 工作目标 | / | 全县 | 以“歙茶”品牌营销为基础,打好生态、文化、科技牌,提高夏秋茶采摘量,主攻名优茶、推广大众茶、开发个性茶、做大出口茶。推动新式茶饮、茶旅融合、文创茶品、拼配出口茶等业态创新。2024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28.3万亩,茶叶一产产值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5.9%,综合产值达到75亿元,同比增长7.1%,力争新增规上茶加工企业2家以上,总数达8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 | / | 歙茶中心 | 农业农村局、科商经信局、农文旅集团、各乡镇 |
11 | 项目谋划及实施 | “六统一”茶园建设 | 溪头镇、许村镇、杞梓里镇、王村镇、三阳镇、武阳乡、金川乡、石门乡、长陔乡、小川乡、璜田乡、坑口乡等12个乡镇 | (1)在溪头镇、许村镇、杞梓里镇等12个乡镇15个行政村建设“六统一”示范生态茶园3000亩。 | 政府 | 歙茶中心 | 溪头镇、许村镇、杞梓里镇、王村镇、三阳镇、武阳乡、金川乡、石门乡、长陔乡、小川乡、璜田乡、坑口乡等12个乡镇 | |
12 | “三化”茶园建设 | 溪头镇、霞坑镇 | (2)在溪头镇、霞坑镇2个乡镇2个基地600亩茶园实施“三化”茶园建设。 | 政府 | 歙茶中心 | 溪头镇、霞坑镇 | ||
13 | 亚行贷款生态补偿项目 | 街口镇、王村镇、霞坑镇、徽城镇、北岸镇、三阳镇、溪头镇、杞梓里镇许村镇、璜田乡、上丰乡、武阳乡、新溪口乡等13个乡镇 | (3)在街口镇、武阳乡、新溪口乡等13个乡镇14个基地的2900亩茶园实施亚行贷款生态补偿项目。 | 政府 | 歙茶中心 | 街口镇、王村镇、霞坑镇、徽城镇、北岸镇、三阳镇、溪头镇、杞梓里镇许村镇、璜田乡、上丰乡、武阳乡、新溪口乡等13个乡镇 | ||
14 | 茶园套种大豆 | 北岸镇、长陔乡、璜田乡、许村镇等乡镇 | (4)在北岸镇、长陔乡、璜田乡、许村镇等乡镇开展茶园套种大豆5000亩。 | 财政补贴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 | 北岸镇、长陔乡、璜田乡、许村镇等乡镇 | ||
15 | 茶叶加工用地保障 | 溪头镇、许村镇、三阳镇、王村镇、森村乡、绍濂乡、长陔乡、璜田乡 | (5)推进以溪头为主的滴水香加工产业园,以许村为主的黄山毛峰加工产业园,以三阳为主的大方茶加工产业园,以王村、森村、绍濂、长陔、璜田为主的精制茶加工产业园用地布局,开展土地征收前期规划、收储、托管等实质性工作。 | 政府 | 资规局 | 科商经信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农业农村局、溪头镇、许村镇、三阳镇、王村镇、森村乡、绍濂乡、长陔乡、璜田乡 | ||
16 | 梯地茶园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 | 璜田乡等 | (6)推进蜈蚣岭为代表的歙县梯地茶园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 政府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 | 发改委、财政局、璜田乡等 | ||
17 | 菊产业 | 工作目标 | / | 全县 | 以“黄山贡菊”提质为方向,推进三化菊园基地建设和GAP生产体系及示范应用,扩大黄山贡菊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实施好黄山贡菊产业强镇项目,推进黄山贡菊产业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2024年,全县菊园面积稳定在5.5万亩,菊花菊花一产产值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2.9%,综合产值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2.6%,新增规上菊花加工企业1家以上,总数达4家。 | / | 歙茶中心 | 农业农村局、科商经信局、农文旅集团、各乡镇 |
18 | 项目谋划及实施 | 三化菊园建设 | 桂林镇、郑村镇、富堨镇、许村镇、溪头镇、霞坑镇、深渡镇 | (1)打造10家50亩以上的黄山贡菊“三化”菊园。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歙茶中心、农业农村局 | 桂林镇、郑村镇、富堨镇、许村镇、溪头镇、霞坑镇、深渡镇 | |
19 | 菊园套种玉米 | 溪头镇(田园综合体)、许村镇、郑村镇、富堨镇、桂林镇等 | (2)在溪头镇(田园综合体)、许村镇、郑村镇、富堨镇、桂林镇等乡镇推广菊花套种玉米种植面积6000亩。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歙茶中心、农业农村局 | 溪头镇、许村镇、郑村镇、富堨镇、桂林镇等 | ||
20 | GAP建设 | 溪头镇、深渡镇、许村镇、北岸镇 | (3)开展茶菊GAP建设,按照“六统一”的创新管理模式,加快构建黄山贡菊GAP数字化生产管理体系,持续开展国家地理标志黄山贡菊保护示范区创建。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市场监管局 | 溪头镇、深渡镇、许村镇、北岸镇 | ||
21 | 菊花加工产业园建设 | 北岸镇、溪头镇、许村镇、桂林镇 | (4)谋划以北岸、溪头、许村、桂林为主的菊花加工产业园建设。 | 政府 | 资规局 | 科商经信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农业农村局、北岸镇、溪头镇、许村镇、桂林镇 | ||
22 | 歙采缤纷茶菊交易中心建设 | 郑村镇 | (5)推动歙采缤纷茶菊交易中心项目落地,力争年内建成研发中心大楼一栋、厂房2栋,仓储和其他基础设施。 | 政府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农文旅集团 | 郑村镇 | ||
23 | 菊花(黄山贡菊)流通质保仓建设项目 | 北岸镇 | (6)建设菊花(黄山贡菊)流通质保仓建设项目,提供质量可靠的、地道的黄山贡菊中药材。 | 政府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市场监管局、农文旅集团 | 北岸镇 | ||
24 | 黄山贡菊产业强镇 | 北岸镇 | (7)持续实施好黄山贡菊产业强镇项目。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 | 北岸镇 | ||
25 | 茶菊交易中心 | 县城周边乡镇 | (8)谋划建设综合性、标准化、智慧型茶菊交易中心(农批市场)。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 | 资规局、投促局 | ||
26 | 果产业 | 工作目标 | / | 全县 | 以“三潭枇杷”“三口柑桔”“歙县山核桃”初深加工为重点,依托精品果园示范基地和经济林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补齐加工短板,提升三潭枇杷茶产能,加大果品精深加工,主攻果品优质化、精品化、市场化,打造果酱、果汁饮品示范引领企业2家,力争新增规上果品加工企业1家。 | / | 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科商经信局 | 农文旅集团、各乡镇 |
27 | 项目谋划及实施 | 歙县柑橘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 | 街口镇、新溪口乡 | (1)实施街口镇、新溪口乡柑桔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打造精品柑桔基地150亩,搭建设施柑桔大棚60亩。 | 总投资2800万元,拟争取2024年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项目资金 | 新保中心 | 街口镇、新溪口乡 | |
28 | 老旧枇杷园改造 | 深渡镇、武阳乡、徽城镇、坑口乡 | (2)推进深渡镇、武阳乡、徽城镇、坑口乡老旧枇杷园改造,力争改造500亩。 | 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 | 农业农村局 | 资规局、深渡镇、武阳乡、徽城镇、坑口乡 | ||
29 | 山核桃产业发展高标准示范区建设项目 | 金川乡 | (3)实施山核桃产业发展高标准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设1万亩山核桃产业高标准示范基地。 | 申报中央省级项目资金200万元,山核桃产业生态治理县级预算资金300万元,拟列入林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债券资金300万元。 | 林业局 | 金川乡 | ||
30 | 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项目 | 杞梓里镇 | (4)实施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对现有3300亩山核桃的实施统一的测土配方施肥和叶面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 | 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省级森林质量提升补助资金100万元,其他资金及经营主体自筹395.5万元。 | 林业局 | 杞梓里镇 | ||
31 | 林果加工产业园布局 | 相关乡镇 | (5)谋划以新溪口乡、街口镇、武阳乡、岔口镇、金川乡、三阳镇、杞梓里镇等为主的林果加工产业园,开展土地征收前期规划、收储、托管等实质性工作。 | 政府 | 资规局 | 科商经信局、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供电公司、水利局、生态环境分局、政法委、农业农村局、相关乡镇 | ||
32 | 新溪口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 新溪口乡、街口镇、武阳乡、岔口镇 | (6)推进第六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溪口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经济林果)建设。 | 政府 | 农业农村局、林业局 | 发改委、财政局、新溪口乡、街口镇、武阳乡、岔口镇 | ||
33 | 其他 | 配套措施 | 实施大收储大托管 | 全县 | 收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用地1790亩,在郑村、富堨、桂林等乡镇创建设施农业标准地500亩,其他乡镇不少于20亩。开展荒芜茶园经营权托管面积5000亩以上。新收储(流转)、托管菊园2000亩。开展果园大托管,以金川乡伏黄村山核桃生态治理“四统四禁”示范基地为样板,试点开展100亩山核桃林“大托管”。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林业局 | 农文旅集团、所有乡镇 |
34 | 培育龙头企业 | 全县 | 围绕猪鱼茶菊果五大产业,积极培育国家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研发优质、特色、增值产品,着力提升加工业质量效益。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与农科院、安农大等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延链补链技术攻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科商经信局 | 农文旅集团、所有乡镇 | ||
35 | 扩市场响品牌 | 全县 | 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两品一标”认证,加大歙采缤纷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品牌公信力。举办歙县滴水香、歙县大方茶、黄山毛峰等名优茶系列文化节、黄山贡菊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菊花重点消费市场——四川省成都市举办专场推介活动,开展歙采缤纷系列产品进京、入沪、南下等活动,组织企业赴北京、深圳、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加大宣传推介。推选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赴外参加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林业局、市场监管局 | 农文旅集团、所有乡镇 | ||
36 | 精准双招双引 | 全县 | 编制猪鱼茶菊果全产业链重点项目招商手册,瞄准国内外500强、上市公司和领军企业实施靶向招引,着眼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开展针对性招引。利用政府网站、大型展会等平台,积极宣传推介我县绿色食品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争取更多资金投入重点招商项目建设,提升猪鱼茶菊果加工规模,打造城乡联动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林业局、投促局、科商经 | 农文旅集团、所有乡镇 | ||
37 | 坚持科技赋能 | 全县 | 建设智能化猪舍,利用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方式实现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全面监测。开展鳜鱼产业“揭榜挂帅”为中心,引入科研能力强、行业技术好的企业或团队进行饲料鳜养殖技术攻关,建设中试基地,培育技术团队,力争3年内攻关饲料鳜鱼养殖技术。充分发挥与农科院团队合作作用,推进数字茶、菊、果园建设和科技创新,打造智慧茶、菊、果园示范基地,争取认定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家,新增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个。 | 政府加社会资本 | 农业农村局、歙茶中心、林业局、科商经 | 农文旅集团、所有乡镇 |
《2024年歙县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深化落实《关于印发<歙县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农业板块实施细则>的通知》(农产〔2023〕70号),推动全县“5321”农业新格局,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本县实际,特起草了《2024年歙县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制定主要是基于以下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紧盯绿色高效“农业强县”目标,精准务实构建“5321”农业新格局,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创新“5+N”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聚力猪、鱼、茶、菊全产业链,拓展蔬果、中药、林特等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强村富民。
二、政策依据(见附件)
(一)《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度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价方案>的通知》
(二)《中共歙县县委 歙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歙县经济发展大突破工作方案><歙县基层治理大提升工作方案>》
(三)《歙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歙县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农业板块实施细则>》
三、起草过程
(一)2月上旬,由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牵头起草《2024年歙县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初稿,后经多次党组扩大会研究讨论修改完善;
(二)2月21日下午,县政府办组织了农业农村局、歙茶产业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局、科商经信局、市场监管局等13家县直单位和桂林镇、郑村镇、上丰乡、璜田乡4家乡镇召开了“两个大抓”相关工作方案专题讨论会,会上各单位就《2024年歙县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会后及时进行修改调整。
(三)3月8日通过公文平台下发县直各单位全面征求意见建议后形成《2024年歙县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送审稿)》,最终成文上报研究。
四、《2024年歙县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主要框架内容
《2024年歙县深化“5321”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主要分为目标要求、主攻方向及任务、配套举措及保障措施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第一部分是目标要求,主要围绕乡村振兴考核重要指标来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力争全年农业总产值增长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增加20个以上总投资20亿,一产投资项目新增30个以上总投资4亿元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由负转正。
(二)第二部分是主攻方向及任务,2024年做优猪产业、做大鱼产业、做强茶产业、做精菊产业、做实果产业的工作目标及项目谋划实施。
(三)第三部分主要是配套举措:
(1)实施大收储大托管;
(2)培育龙头企业;
(3)扩市场响品牌;
(4)精准双招双引;
(5)坚持科技赋能。
(四)第四部分主要是五项保障措施,主要是围绕组织领导方面、工作机制方面,要素保障方面、督导考核方面等具体内容。
六、提请会议研究事项
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