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743073323/202311-00002 信息分类: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公民,其他,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发文日期: 2023-11-01
发布机构: 歙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3-11-01
生效日期: 2023-11-01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绿色种养
内容概述: 绿色种养 性: 有效

【保基本民生】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绿色种养“变粪为肥”成效显著

作者:王倩 发布时间:2023-11-01 10:08 信息来源:歙县农业农村局 阅读次数:

     黄山市歙县作为安徽省17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之一,2021年开始实施试点工作,紧紧围绕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结合歙县地域特色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试点工作,推动化肥减量化,促进耕地质量提升,绿色种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开展畜禽粪污消纳还田示范创建,创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示范区29.18万亩,示范区累计处理固体粪污16.1万吨,液体粪污0.8万方,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该县建有粪肥处理厂房9.5万平方米,工人数量121人,运输设备41辆,配套处理设备63套,施用设备6辆,对接养殖场48户,服务种植户169户,服务播种面积34.46万亩次,真正实现了“粪污”变“粪肥”,促进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化肥减量增效成效显著。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项目示范区建设,经营主体示范带动,现场观摩、宣传和培训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种植主体使用粪肥和商品有机肥的积极性,减少了化肥施用量,树立了科学施肥和用养地结合的施肥观念,示范区内亩均减少化肥用量5%以上,亩均节约化肥投入13.4元,带动全县减少化肥用量0.32万吨,其中氮0.15万吨、磷0.08万吨、钾0.09万吨,促进了化肥减量增效。
  液体粪肥还田模式效果明显。该县地处皖南山区,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三种还田技术模式。即:粪污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后还田、固体粪肥堆沤处理达标后还田、畜禽粪污集中处理生产商品有机肥料还田,采用“粪肥机械抛洒”、“粪肥+机械深施”等方式进行施肥,该县应用面积达6.74万亩次。在液体粪肥施用方面,沼液重点采用罐车和管网输送还田,“沼液+水肥一体化”等方式,应用面积达2.35万亩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活动,累计举办培训班38期次,培训2252人次,田间观摩3次,发放技术资料4.1万份,设立各类标牌27块。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方法。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扩大粪肥还田,利用社会化服务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粪肥还田,加大对种植户,专业化服务主体的扶持力度,合理布局,促进种养结合。积极指导督促养殖专业户、社会化服务机构和种(养)殖主体进行第三方签订合同,落实责任义务,实现需求互补,协同推进,共同发力,建立“粪污收集处理+种植主体”“粪污收集处理+商品有机肥生产+种植主体”绿色种养循环服务模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合理利用和化肥减量“双目标”。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建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监管平台,对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主体,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管,实现从粪污收集、粪肥处理、施肥作业全环节的流程管理,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通过遴选的第三方跟踪审计服务机构,加强粪肥运输配送监管,统计和施用还田数量审核,粪肥质量检测机构,加强对还田前粪肥的质量进行抽检,把合格的粪肥施于农田,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