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560686258/202406-00002 信息分类: 工作动态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文日期: 2024-06-10
发布机构: 歙县住建局 发布日期: 2024-06-1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歙县:“六个坚持”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新路径
内容概述: 歙县:“六个坚持”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新路径 性: 有效

歙县:“六个坚持”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新路径

作者:项叶彬、胡贵勇 发布时间:2024-06-10 10:35 信息来源: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阅读次数:


歙县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历史文化街区3处,尤其是歙县府衙历史文化街区坐落在徽州古城中心,内有许国石坊、徽州府、衙南谯楼等众多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是歙县历史文化底蕴的集中展示区近年来,歙县围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不断走出一条符合歙县实际的新路径

坚持健全制度机制,完善规则体系歙县出台《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巡查制度(试行)》,使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及历史建筑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有的放矢。20241月印发《歙县历史建筑维护修缮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历史建筑维护修缮程序、补助修缮费用,鼓励保护责任人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

坚持宣传与引导同步,壮大主流舆论。歙县府衙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建成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馆内不仅藏品众多,而且以博物馆为基地,以徽州历史故事为背景,精心创作剧本,每月推出一期主题不同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通过真人情景演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徽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目前已成为歙县对外形象展示的一张新名片。

坚持“绣花”功夫落针,保护文化遗产。“微改造、精提升”为切口,实施街区风貌整治提升,开展雨污分流、杆线下地街巷老石板路面恢复。完成府衙街区内21口古井修缮、清淤及周边环境整治,恢复古井使用功能挖掘古井文化,将弘扬徽文化和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四下基层”有机结合,打造“歙事井然”基层治理品牌,受到古城居民一致好评。

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打造文化精品。积极赋予街区历史建筑新使用功能,位于歙县古城内的西街壹号文化产业园原有徽州大讲堂老县委宿舍楼、办公楼不同历史时期的老建筑进行改造,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建筑真实性的同时打造出一个集餐饮、研学、住宿、文创为一体的文化场所空间区2022年,该文化产业园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选编的第一辑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优秀案例。

坚持传承与创新融合,提升文化服务。依托历史文化街区,融入非遗等历史文化元素,着力打造富有历史记忆、文化氛围徽州特色创新IP。在歙县府衙历史文化街区开办安徽省首个非遗夜市——“徽州古城非遗夜市”,每周六晚定期举办,形成了极具文化气息和美感的“地摊经济”,有效增加街区活力截至目前,非遗夜市已举办95期,接待游客60万人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旅产业。为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群众增收“双赢”,歙县积极引导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合理兴办业态、创收增收。歙县府衙历史文化街区打箍井街徽州古城共同诞生、共同发展、共存至今,随着文旅产业发展,街区居民在古城保护框架内,以古建筑为载体陆续开设民宿酒店目前已形成了包含15精品民宿“民宿一条街”。近年来,累计带动古街居民增收4000万元,实现文旅带动经济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