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本民生】歙县4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入选自然资源部2024年以来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
6月19日—7月3日,歙县全域遭遇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强、致灾风险高的一轮极端性强降雨,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歙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汛”为令,闻“汛”而动,日夜奋战在防汛抢险救灾第一线,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4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的2024年1-6月各省份228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清单。
提前部署应对。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防指有关部署要求,制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强降雨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进入应急状态,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值班、监测、预警、巡查各项工作,技术专家到岗驻县值守,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基层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主动预警预报。密切关注雨情,强化会商研判,定向发布区域预警信息。本轮强降雨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4次(其中:红色8次、橙色5次、黄色1次)、实时定向预警73次(其中:红色预警 11次、橙色预警25次、黄色预警37次)、预警信息255条。要求各地按照预警等级,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加强巡查排查。省地矿局332地质队调派30名技术人员赴28个乡镇开展应急调查,形成调查表203份。各乡镇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组织工作组开展巡查,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防死守。监测人员加密监测频次,及时捕捉临灾信息,及时预警,提前处置,果断避险。
及时转移避险。防灾技术人员24小时待命,对发生灾险情况隐患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和应急处置,并按照突发地质灾害预案要求,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本轮强降雨全县共转移1961户4144人,其中: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转移1378户2717人。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均已实现应转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