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胡明解读】《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的通知》解读
一、政策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源头预防欠薪重要作用。歙县作为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这一工作行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企业合法依规用工,减少欠薪隐患,实现根治欠薪总目标。
二、政策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源头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要求,聚焦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担保、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维权信息公示等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紧盯劳动合同签订、人工费用拨付、工资发放等关键环节,在“抓源头”“治未病”上下功夫,持续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全面覆盖在建工程项目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各环节,切实从源头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逐步得到根本治理。
三、政策措施
1.开展普法宣传:集中组织开展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宣传月活动。通过印发手册、现场讲法、新闻报道等宣传方式与公众号、小程序、网络课堂等新媒体宣传形式相结合,面向企业宣传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和落实制度具体要求。通过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发布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典型案例,引导企业自觉知法守法。
2.组织专题培训:面向项目负责人特别是劳资专管员,采取“线上直播+线下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工第一课”培训,讲解制度落实各环节的实践操作和信息系统填报要求,确保参建各方准确理解和完整落实各项制度规定。
3.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全面梳理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各项规定,形成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等制度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制订制度落实清单式工作指引,全面落实工资支付标准化管理,通过选树制度落实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安薪项目”,引导企业将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有机融入日常用工管理当中。
4.开展联合执法: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通过监控预警平台信息处置、“属地+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等方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全面排查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情况。强化制度落实刚性约束,对未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要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进行处理处罚。
5.提高预警效能:充分利用智慧黄山等建设领域实名制平台建设,切实提升信息化支撑制度落实效能。进一步统一规范指标、接口,督促企业和相关单位全面上传工资支付相关信息,在人工费用拨付、考勤记录、工资发放明细等关键环节实现动态更新,确保人工费用拨付、实名制用工、工资支付等关键信息完整统一。依托“黄山市智慧劳动监察平台”预警功能,加大对工资支付、制度落实等预警信息的监督力度,将隐患问题处理在小,化解在早。
6.压实制度监管:本次行动将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线上核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实地检查、第三方机构评估中,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暗访抽查等方式,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全面、客观反映制度落实情况,形成制度落实评价机制。
四、政策意义
该实施方案的出台,充分展现了歙县政府对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通过实施这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随着方案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相信歙县工程建设领域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五、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如有对《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的通知》不理解之处,可咨询歙县人社局,咨询电话:0559-6514630,联系人: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 胡明(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