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股主任朱新建解读】《歙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创业歙县行动方案的通知》的解读
一、背景和依据、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工作,2022年6月15日出台《创业安徽行动方案》,提出“皖创22条”,要求以一流创业环境感召天下英才、繁荣市场主体,努力把安徽产业生态打造成为“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热带雨林”,同时提出“各市要成立相应组织体系,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打造特色创业品牌”。2022年11月28日,市政府印发《创业黄山行动方案》,相应出台了创业黄山行动举措、办法、保障机制等。为落实《创业安徽行动方案》和《创业黄山行动方案》相关要求,进一步激发我县创业活力、吸引优秀团队和人才来歙创业,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起草过程
2022年7月以来,在学习贯彻省市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我县方案起草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各部门意见,多次进行修改完善。
2022年11月底,发文征求县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意见建议,征集了5条,采纳或部分采纳2条。
2022年12月6日,组织召开讨论会,对方案进行审议研究,共收到意见建议17条,采纳或部分采纳12条。
2023年2月28日,林一凡副县长召开征求意见会,再次征求多部门意见,共收到意见建议20余条,采纳或部分采纳16条。
2023年3月,通过县政府官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发文向县直有关单位再次征求意见,无意见反馈。
按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后,报经县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以县政府名义印发。
三、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创业歙县行动方案》由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举措、工作保障四大部分构成,共有七个方面内容: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创业黄山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提出通过实施“创业歙县行动”,力争到2025年建成创业型歙县。
——加快新增市场主体步伐,县域范围内年均新增市场主体4800户以上,其中包括1200户以上新增企业。
——每年新增市场主体4800户以上,其中新增企业1200户以上。
——加快培育市专精特新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每年分别新增5家和1家,同时,积极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年均培育市专精特新企业5家左右、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力争新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支持多类创业者创业,其中包括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及检测对象等创业者800名以上,科研人员40名以上,同时,加强对县域内高层次创业团队的支持,达到2个。
——每年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退役军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等创业者800名以上,支持科研人员等创业者40名以上;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2个。
——大力扶持社会化创业孵化园区(企业),力争在2025年前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个,并向国家级冲刺,力争创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个。
——加大社会化创业孵化园区(企业)扶持力度,争创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1个以上、国家级1个。
——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在歙县范围内每年开展创业培训270人以上,包括创业特训30人以上。
——每年开展创业培训270人以上,其中创业特训30人以上。
——加大小微企业及个体创业人员金融扶持力度,持续推进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工作步伐,到2025年,年均新增7.7亿元以上;强化创业贴息贷款发放,力争每年1亿元以上;力争每年新增天使投资基金0.2亿元以上。
——每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7.7亿元以上,新增天使投资0.2亿元以上,发放创业贴息贷款1亿元以上。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开展招商“攻坚”行动。到2025年,年均引进50个以上新项目,资金到位50亿元以上,其中达到亿元以上的项目不少于10个。
——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卡脖子”科技技术行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攻坚”行动。每年新引进项目50个以上、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项目不少于10个。
二是聚焦四个重点领域。聚焦新兴产业领域,积极引进高精尖创业团队;瞄准产业链短板领域,支持创业者围绕产业链锻长补短开展创业;突出“四新”经济领域,促进新的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关注大众创业领域,使每名创业者都有施展身手的舞台。
三是培育多类创业主体。大力招引和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鼓励科研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赋予高校院所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分配自主权;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给予创业补贴、税收减免等支持;鼓励返乡人员创业,给予购置设备、租赁厂房、吸纳就业等补助;打造徽厨创业工程,依托传统徽菜品牌优势,实施“新徽菜·名徽厨”行动举措,促进徽厨师傅创业带动就业。
四是搭建四大创业平台。建设高水平创业孵化平台,设立离岸科技企业孵化器;开辟大众创业孵化空间,政府投资开发创业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支持龙头企业创办专业孵化器,支持社会资本建设民营孵化基地;用好优质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支持相关企业面向我县工业企业开展“产品+应用场景”优秀解决方案服务。
五是完善四位一体培训体系。培育引进创业教育服务机构,发展综合性创业服务机构;丰富创业培训形式,积极参加全省“新徽商培训工程”;积极争取并创造条件举办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将大赛打造成发现、引进高水平创业团队或人才的平台;辅导企业加速成长,每年安排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支持企业上台阶。
六是强化多种金融支持。规范发展天使投资基金,积极争取省市统筹基金和天使基金支持;积极引入风投机构,按政策给予相应奖补政策;畅通多元融资渠道,推进创业担保贷款线上办理,积极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人才贷”产品服务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园区贷”“科技贷”模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七是营造三维创业生态。提升创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我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作用,积极组织我县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开展服务企业活动;组织多元创业活动,积极组织“周六创业课”等“双创”活动,探索成立创业者联盟和创业服务协会;开展创业示范县创建,开展“头部+生态”的产业标签建设和服务,积极引入全国知名创业平台深度参与我县产业发展研究和谋划。
四、创新举措
注重与上级和以往政策相衔接,《创业歙县行动方案》在省市级行动方案的基础上,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中共歙县县委、歙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迎客松英才计划”推进人才强县的若干举措(试行)》有效衔接,结合我县发展需要,整合各相关部门现行有关政策,形成有针对性的政策叠加效应,同时在瞄准产业链短板、鼓励多种群体创业、扶持返乡人员创业、加强金融支持、提升创业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契合我县实际的政策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主要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积极争取激励三条举措,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创业歙县行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创业歙县行动保障。
六、关键词解读
1、《行动方案》中所称的“创业”是指什么?
解读:《行动方案》中所称的创业,是指扶持对象依据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本县新创办企业实体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实践活动。
七、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如有对《创业歙县行动方案》不理解之处,可咨询歙县人社局,咨询电话:0559-6517072,联系人:朱新建(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