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政策解读
省科技厅、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人行安徽省分行、安徽金融监管局、安徽证监局联合制定了《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皖科资〔2025〕6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多次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大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对科技金融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在此背景下,国家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为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我省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创新生态体系,省科技厅会同省委金融办等8部门组建联合起草组,认真研究国家部委出台的政策文件,积极借鉴北京、上海、广东等先进地区经验,并广泛征求省直相关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各市科技局、科技企业等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对《行动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按程序报经省科技厅会议审定后,形成了《行动方案》。
二、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主要内容为“1个总体要求+6大行动”。具体来讲:安徽科技金融开展“2641行动”,聚焦2个重点对象(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6大行动(直接融资拓展、科技信贷增量、科技产业融合、创新风险分担、财政金融协同、科创生态优化),实现4个比重提升(科技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直接融资占科技融资比重、天使投资占股权投资比重、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构建1个生态体系(“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创新生态体系)。
三、主要特点
一是突出国家政策落实。《行动方案》全面对标47号文,同时兼顾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已出台的政策文件,统筹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强化财政金融协同、科技产业融合和科创生态优化等,提出安徽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的19条具体措施,以“4个比重提升”为核心目标,量化10项关键指标,着力打造安徽科技金融“2641行动方案”品牌,推动国家政策在安徽落地生根。
二是突出安徽实践特色。《行动方案》紧密结合实际,提出许多具有明显安徽标识的落实举措。1.聚焦赋能安徽创新资源。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前沿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在安徽落地实施;支持合肥、芜湖等地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REITS);优化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服务流程,专班推进奇瑞汽车、长鑫存储、国仪量子等重点企业上市;组织开展金融支持大科学装置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场景应用等专项行动。2.锚定安徽创新产业布局。聚焦“7+N”未来产业,创新构建“投、贷、担、保、补”等金融组团服务模式;以量子信息、聚变能源等安徽优势领域为重点,开发定制化的保险解决方案;探索更多多元化支持(BEST)等重大科学装置建设新模式。3.招引链接全球区域资源。积极招引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招引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等。开展“一行一特色”“一市一天使”融资对接活动,促进省市金融资源整合和精准对接。
三是突出务实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在多个领域提出创新举措。1.突破传统融资机制束缚。建立天使基金出资“绿色通道”,探索设立未来产业概念验证公益基金、未来产业发展基金、投担联动基金、滨湖科学城发展母基金;支持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母基金设立并购重组子基金、科创专项并购基金;推动“A并H”、“A吸A”等标志性并购案例落地;推动AAA 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专业化增信服务,重点支持企业发行知识产权ABS 和知识产权ABN;引进具有“创投思维”的银行信贷和风控人员等。2.创新优化金融产品服务。深入开展“以创促创”行动,推进“科学家陪伴计划”“鹰羚加速成长计划”等专项服务;首次提出聚焦“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科创出海、科技人才”五大方向构建科技保险产品体系;打造积分“贷、担、投、融、保”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产品;推行“科技金融专员”计划、建设科技金融工作站等。3.试水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行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科研项目遴选模式,探索“拨投贷债”一体化支持模式,完善国有投资机构团队跟投和股权薪酬激励机制,建立天使基金运营宽容机制,采取“种果树式”考核,健全国有资本出资、考核、容错和退出的政策机制;开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直接股权投资”、“认股权登记+贷款融资模式”、“认股权收益跨市场互换模式”、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支持政策”等多项试点。创新发展“小科金融”,强化对原始创新和小微企业的支持等。
四、下步工作
下一步,省科技厅、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省国资委、人行安徽省分行、安徽金融监管局、安徽证监局等部门将根据《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目标要求,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全省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金融支撑,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联 系 人:省科技厅科技资源统筹处
联系电话:0551-62629920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安徽路1号(邮编:23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