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行知小学:追寻行知足迹 践行生活教育
榴花燃仲夏,陶园绿正浓。7月27日,来自安徽省16个地市的200余名“国培计划”参训学员,走进歙县行知小学,开展一系列以行知思想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学员们先后参观陶行知塑像、行知堂、生活教育展厅,并聆听专题讲座,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感悟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代魅力。
凝视行知像:触摸教育初心的温度
走进行知小学的校园,迎面而来的便是求真楼,陶行知塑像静静矗立在求真楼前方。塑像中的陶行知先生静静端坐,目光炯炯,平视前方,仿佛正深情寄语学子“爱满天下”。一直以来,歙县行知小学的孩子们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向行知像行礼,然后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这已经成为一个优良的传统。
学员们缓缓走上前,仔细端详塑像细节,大家感慨万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的教育情怀何等伟大?作为一名行知小学的老师,每次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都备受鼓舞,今天能够和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起站在塑像前,更能感受到那种穿越百年的教育初心。
在小讲解员的引领下,学员们沿着校园里的“行知路”缓步前行,道路一侧的文化墙上,一则则行知故事映入眼帘,听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大家在移步换景中初步感知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校园中落地生根。
探秘行知堂:追溯生活教育的实践根基
走过“行知路”,一座红砖黛瓦、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歙县行知小学的标志性建筑——行知堂。推开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堂内摆放着陶行知先生在不同时期的珍贵历史资料,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先生当年用过的书籍、书信手稿等珍贵复刻品。墙壁上分为几大板块,详细记录着歙县行知小学的办学历程,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一群人对教育理想的执着坚守,更看到了无数先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徜徉生活教育展厅:体会百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传承
走进生活教育展厅,仿佛进入了一部立体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史”。国防教育研学活动展板、非遗编织作品、科技创新成果等琳琅满目,全面展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脉络与当代实践。学员们一边听着小讲解员的介绍,一边驻足观看,细细品味,并拍照留念。
聆听专题讲座:感悟教育思想的时代回响
下午三点,专题讲座在学校行知厅拉开帷幕。本次讲座特邀行知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陶研“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朱建华开讲,主题为《行以求知 陶花烂漫》。
朱建华以陶行知先生给徽州同乡的公开信《徽州人的新使命》为切入点,结合当下基础教育的现状,深入剖析了“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捧着一颗心来”的奉献精神、“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他指出教育要回归生活本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成长。
讲座中,朱建华详细介绍行知小学如何把行知研究落到实处,怎样把行知精神融入教学。他仔细解读校徽的内涵,声情并茂地高唱校歌,讲述孩子们和“知行大道”的故事,详细介绍行知小学幼儿园的“一园一品”。与此同时,他还结合行知小学的实践案例,详细解读如何将生活教育理念融入课程设计。比如“我们的节日”专题活动,将语文、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与节日习俗结合,学生在包粽子、煮汤圆、种蔬菜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动手能力和文化认同,这就是生活教育的魅力。
讲座结束后,国培学员们在行知像前合影留念,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歙县行知小学之行是一次“沉浸式的精神洗礼”。从凝视行知像到走进生活教育展厅,再到聆听讲座,大家不仅追溯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足迹,更找到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