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筑牢舌尖防线 奏响安全强音
——武阳市场监管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切实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武阳市场监管所立足职能、迅速行动,聚焦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全面启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吹响整治“号角“:计划部署明方向。“守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4月15日,随着专题部署会的召开,该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正式拉开序幕。明确以“三无、山寨、伪劣、过期食品”为重点打击对象,制定整治行动月计划,确保整治行动“出重拳、见实效”
敲响安全“警钟”:以案为戒划红线。4月28日在警示教育会上,执法人员强调市场经营主体要亮证亮照经营,保持场所环境整洁,杜绝食品与非食品混放,设立保健食品专区,落实索证索票制度,规范食品标签,做好食品贮存,严禁夸大宣传等。并用“身边案例”敲响食品安全警钟,提升市场经营主体安全意识。
传声安全“强音”:村村户户晓法规。“海报贴门口,传单送手中,咱老百姓心里更有底了!”该所通过“立体声”宣传攻势,让食品安全知识“声”入人心。线下在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发放《致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封信》《歙县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农村食品安全宣传页》50余份;线上利用微信群发布安全提示及相关法律法规,解析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法律后果及整改方向,帮助市场经营主体更深刻理解主体责任,主动规避风险。
奏响执法“雷霆”:严查严打护民生。下一步将该所将对农村食品生产企业、食杂店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立案查处,并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同时,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推动构建“企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食品安全长效治理格局。
从“号角”到“警钟”,从“强音”到“雷霆”,武阳市场监管所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以“声”为令,以“行”践责,全力扫清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生存土壤,让安全之声响彻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食安力量”。
撰稿人:沈媛文 审核人:汪寿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