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居民就业】歙县:打造“1*1+N”零工就业服务体系
“孩子上小学了,想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小孩。经常带孩子来公园散步,看到这个零工驿站,有很多灵活岗很适合我。”居民王女士说。散步就能找工作的零工驿站,是位于黄山市歙县新安公园内的零工驿站,每当冬日暖阳洒下,零工驿站的宣传栏格外温馨,不少散步的居民路过,都会驻足看一看,了解一下人社惠民政策。若有心仪的岗位,通过“歙”才云聚微信小程序即可联系企业。
为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省、市稳就业提质扩量服务“家门口” 就业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歙县发挥有为政府促就业作用,推动以数字赋能为支撑的就业工作体系,推行“大数据+铁脚板”管理服务模式,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精准发力,构建“1*1+N”零工就业服务体系。
统筹布局“一盘棋”,推动规范化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营、公益服务”模式,搭建1个“歙”才云聚数字平台,1个综合性零工市场和N个零工驿站服务点,配备零工服务专员,构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综合性零工市场+‘家门口’零工驿站”覆盖全县的零工就业服务网络。健全工作机制。通过“一单四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目标任务清单,形成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建立每月调度,季度跟踪等“四项”机制,联合各部门确保零工就业服务体系有序推进。
服务模式“网格化”,扩大就业容量。精准绘制“就业画像”。搭建“歙”才云聚就业服务平台,构建“一库一站一会一间”的“四个一”核心模块。利用数字化采集工具,动态摸排劳动力,收集就业意向、技能水平等信息数据,建立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数字档案袋”。围绕零工市场,构建县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网络,通过收集县域内建筑工地、家政餐饮等行业领域供需信息,鼓励就近就地就业。紧盯季节性务工需求,收集春茶零工,快递小哥和妈妈零工等临时性供需信息,确保“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实现灵活就业增收。
线上线下“双驱动”,打破供需双向壁垒。依托“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嵌入式设立N个零工驿站服务点,在公园等人流密集点设置零工宣传栏,组织开展零工夜市、新就业群体等灵活多样的“家门口”零工招聘活动,定期开展中式面点、家政服务等工种技能培训;线上,开通“580我帮您”专属零工服务热线,开发“歙”才云聚数字平台,以数字化分析为核心技术,面向用工主体精准推送符合岗位需要的闲置劳动力,面向零工就近匹配符合的岗位信息,有效提升用工供需匹配效率,降低招工成本,提高人力资源参与率。
截至目前,歙县“1*1+N”零工就业服务体系已建成1个“歙”才云聚数字平台,1个综合性零工市场和13个零工驿站服务点,为28个乡镇和10个社区配备至少1名零工服务专员,累计对接服务重点企业300余家次,接待服务零工人员2000人次,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和解答2200余人次,累计发布零工岗位信息1800个,登记零工求职信息25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380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3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5人。
下一步,歙县将依托“1*1+N”零工就业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公益性零工市场高质量建设发展,厚植灵活就业沃土,绘就灵活就业人员幸福底色,促进城乡居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吴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