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两卡”,歙县这9人被曝光!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自“断卡”行动开展以来,歙县警方共完成核查本地断卡线索652条,其中刑事处罚81人,行政处罚23人,教育训诫314人,涉案“两卡”数量逐年递减,有效遏制了本地涉诈账户增长态势。
为使社会公众清楚认识非法买卖、出租、出借账户的法律责任,加大对买卖账户等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歙县警方现对近期查处的部分涉案账户人员予以曝光:
(部分涉案人员名单)
“两卡”违法犯罪是什么?
“两卡”违法犯罪是指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的违法犯罪活动。所谓“两卡”是指手机卡、银行卡,其中,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结算卡,同时还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账户,即大众常用的微信、支付宝等。
“两卡”犯罪是什么罪?
非法出租、出售、购买“两卡”用于犯罪活动或者被他人用于犯罪,情节严重的构成帮助信息网络活动罪,即通常所说的“帮信罪 ”。除了广为人知的出售、租借银行卡用于“跑分”洗钱以外,电话卡以及电话卡关联的互联网账号用于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更为隐蔽,带来的法律后果却更为直接。
骗子收购“两卡”用来做什么?
手机卡:手机卡可被用来拨打诈骗电话或群发诈骗短信,身在境外的犯罪分子还会利用GOIP设备,远程操控境内手机拨出诈骗电话,这种电话一般不会被标记为境外电话,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银行卡:在电诈链条中,犯罪分子为了保证自身和赃款的安全,需要把诈骗得来的钱“洗一洗”才能转入自己的账户,这个过程被称为“跑分”,大量租借或购买来的银行卡,就是“洗白”的工具。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贷款广告,以“低利息、无抵押、放款快”为诱饵,引人上钩。在申请贷款过程中,该团伙以“刷流水”提高贷款额度为由,要求卡主前往宾馆房间、出租房,利用卡主面部信息登录网银进行“跑分”洗钱活动。
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不法分子通过邮寄印有“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务院办公厅”等虚假印章的公文,利用“圆梦计划”“大业圆梦”等虚假app,以发放巨额“扶贫资金”为由,诱骗群众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帮助取现、转移诈骗资金。
不法分子利用短信或者网络平台发布广告,安排“车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以帮助办理大额信用卡需要用卡包装“流水”为由,使用当事人的银行账户、手机网银进行走账洗钱。
不要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网络广告等信息,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切勿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
切勿为了一时之利,将本人银行卡、电话卡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使用,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
如发现涉“两卡”违法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社会平安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