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预期】歙县:全省首个完成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12月3日,歙县组织召开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项目评审会,市生态环境局一级调研员鲁海宁和生态科负责同志到会指导,县政府副县长王小东,歙县林业局、农业农村局、新保中心、生态环境分局、农文旅集团等单位参加会议。会议邀请安徽师范大学吴孝兵教授等5位专家进行评审,经讨论,调查评估材料符合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相关要求,为歙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研究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歙县2023年被省生态环境厅选取作为全省首批两个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试点县之一,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要求开展调查,累计投入调查人1000 余人次,设置调查样线714 条、调查样点(样方)196个,设置红外监测相机104台。调查结果展示歙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记录了多种珍稀濒危物。
调查共记录到物种3953种,其中陆生高等植物2049种,鸟类233种,哺乳动物59种,两栖动物27种,爬行动物45种,陆生昆虫1112种,大型真菌176种,鱼类46种,底栖动物44种,浮游植物78种,浮游动物39种,水生维管植物45种。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南方红豆杉等3种,二级保护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长序榆、金钱松等25种,省级保护植物三尖杉、铁杉等25种;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中华穿山甲、中华秋沙鸭、安吉小鲵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酋猴、黄喉貂、白眉山鹧鸪、白鹇、虎纹蛙、平胸龟、拉步甲等53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7种。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国一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国一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国二 孪斑黛眼蝶(Lethe gemina)安徽省新纪录种
此次调查发现安徽省新纪录种92个,包括巫山浅裂繁缕、鸡肠繁缕、孪斑黛眼蝶、白斑迷蛱蝶等物种。大量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和新纪录种的发现均表明歙县的生态环境愈发优质,印证了歙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下一步歙县将充分利用本底调查的成果,加强对歙县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利用,积极推动生物遗传资源公平合理分享,结合“五好两宜”项目建设歙县生物多样性体验馆,充分发挥“歙采缤纷”区域公用品牌作用,加快“两山”价值转化和县域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