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规划落实情况
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饲料鳜驯化中试基地及智慧渔场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持续推进三化茶(菊)园基地建设和GAP生产体系及示范应用,新认证特质农产品3个、农业经营主体8个。入选省2023年度农业特色产业十强县,“歙茶”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24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传播力前十、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单。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2158”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机械电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盛龙装饰、赫达车业等顺利开工,远航铝业、瑞联新材料等建成投产。安徽工业大学歙县智能装备制造技术研究院加快推进,联固新材料产品获评首批次新材料,加佳荧光获我县市级首个技术创新中心认定。主动参与全市景区门票“免减优”促消费活动,聚焦“六小”文旅新业态,焕新文旅产品体系。获评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入选安徽“乡约皖南畅游山水”之旅精品线路,徽州古城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徽州古城成功纳入省级绩效评价奖励集聚区名单。全县服务业经济呈持续恢复态势,兰信大酒店会展中心、居然之家商业综合体正式营业,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
二、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健全完善“赛马”“红黑榜”等制度,严格执行重大项目领导联系包保、定期调度机制,累计召开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会11次,解决问题52个,25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2亿元。新安江流域防洪治理工程(歙县段)、“歙采缤纷”茶菊交易基地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长陔岭隧道、小川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新安路(富新路)穿越皖赣铁路实现通车,丰乐河畔滨江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持续健全流程清晰、闭环管理的招引机制,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线索收集跟进、项目洽谈转化、签约落地开工、达产效果评价等关键环节闭环管理。新组建浙南、浙北、上海、酒店民宿四支招商引资工作队,着力打造专业招商人才队伍,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落地见效。
三、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持续发挥“新安夜话”“爱企日”等平台作用,推深做实企业诉求“挂号制”,创新推出“首席服务员”模式,全力打响“歙企无忧”宜商生态品牌,荣获202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常态化实施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网代办”,不断优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快享”机制,兑现惠企资金3800余万元。天资华绫汽车项目“五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以“极限”效率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大收储”“大托管”行动,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融入,与临安联合承办杭黄对话•首站临安——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加快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制定印发歙县全面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加快构建“一城一乡一区一江”空间发展新格局,系统谋划构建“一城一江一乡”三大百亿组团,建立“片区+产业集群+项目”清单,全力构建以文旅产业为内核、以六大高端服务业为主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城乡建设展现新貌。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席地而坐”标准,实施“微改造、精提升”项目20个,创建紫阳公园等城市“徽客厅”15个,建设口袋公园3个,新建改造绿地2.1万平方米。加快完善便民服务设施,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新增停车位2018个、充电端口4500个、文体娱乐设施45处。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全面推进“新安山居图”落图行动,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微”行动,扎实开展“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有序推进28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和48个自然村整治,石潭、瞻淇、坡山、卖花渔村等入选第二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形成“梯次建设、梯队培育”的和美乡村建设新格局。严格落实动态监测机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动态清零“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连续5年位居全省“优秀县”行列,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综合评价连续8年获“好”的等次,成为全省唯二获此殊荣的区县之一。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5.5%,浦口、街口2个国控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练江流域污染耕地污染源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全面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与临安联合承办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与淳安携手举办“共护一江水·同筑共富路”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创新打造“你好,新安江”全域生态保护品牌。开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加快“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完成整改27个。积极配合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结交办信访件15件。扎实推进长陔污水处理站问题整改,完成率超80%;举一反三推进全县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提升,完成整改148处。推深做实林长制,聚焦“五绿”持续发力,大力实施绿美江淮行动,完成营造林任务10.26万亩,获省政府2023年度全省林长制工作督查激励。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和松材线虫病疫情歼灭战,共计清除病(枯、濒)死松树18.6万株。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制定年度能耗管控方案,对21户重点用能企业实行月度监测,按要求完成月度用能管控任务。加强节能降碳宣传,开展公共机构节能。用好村落徽州、EOD、VEP三把金钥匙,加快望丰EOD、浦口EOD项目推进,谋划实施新安湖森林康养、燕窠村生态乡村旅游VEP金融项目。主动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进CCER林业碳汇开发和“以竹代塑”试点,实现生态高颜值向经济高价值转化。
六、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加快实施50项民生实事。首建县级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共享平台,精准链接企业、求职人员等多方需求,打造歙县“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升级版--“零工驿站”,举办各类招聘活动89场次,达成就业意向4900余人。持续做好“惠民菜篮子”运行,启动惠民菜篮子销售活动5次,销售让利商品167吨,让利23.03万元,有力发挥了保供稳价惠民的作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复审现场评估,全面完成71个反馈问题点整改,以全省9个创建国家健康县(区)第一名的成绩,推荐参加2025年国家级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潭渡中学(小学部)教学楼建设项目、宾虹幼儿园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扬之学校建设项目、行知学校扩建工程(职业教育基地)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八个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9个,有序开放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累计开展活动734场,接待89.2万人次。新增城乡公交线路2条,获评安徽省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推行社会救助“徽帮您”一站式服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090.28万元。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成全市首个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公园。深化拓展“歙事井然”基层治理品牌,创新“八眼井”“一帖灵”等特色工作法,矛盾纠纷调解率达98.9%,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深化全域平安创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获评2023年度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称号。“6·20”“6·23”特大洪灾发生后,全县上下迅速投入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建设,第一时间推进“五通”攻坚、开展抗灾自救,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转移安置群众和调配救灾物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