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歙县县委办公室 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歙县全面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2024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驻歙各单位:《歙县全面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2024年行动计划》已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歙县县委办公室
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 30 日
为贯彻落实《歙县全面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目标任务2024年,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和小微项目,布局一批带流量、聚营收、能变现的新业态、新产品,推出一批文旅新线路、新场景,力争全县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 10%以上、达到 13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12%以上、达到 138亿元,过夜登记游客超220万人次,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 35%以上。
二、健全工作体系1.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歙县全面融入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歙县“大黄山”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展改革委,下设 1个综合协调组、1个品牌传播组和 6个产业专项推进组。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研究会商“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市场推广、产业政策等重大问题。(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发展改革委、县文旅体局、县卫生健康委、县科商工信局、有关乡镇;第一个责任单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按照“片区+产业+项目”的推进机制,大力推进“一城”“一乡”“一江”三大百亿组团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 25亿元以上。建成兰信会议会展中心、紫阳·烟雨徽州、泊心云舍等 5个项目,加快推进武阳湾旅游度假区、湖田山景区等 18个项目建设,启动新安江航旅综合体、鲍家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等19个项目建设,签约落地项目 10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文旅体局、县投资促进局)
3.依托四市联动发展工作机制和大黄山四市联席轮值会议,加强与安庆、池州、宣城三市相关区县交流合作,主动融入“屯休徽歙”一体化发展。(责任单位: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发展改革委、县文旅体局)
三、坚持发展休闲度假产业
4.实施“百景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等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启动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四月乡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农文旅集团)
5.高质量建设问政、棠樾、石潭、坡山等 8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新打造村碗、村创、村戏、村赛、村官等“村字号”IP,积极参与“徽州味赛村碗”“乡村戏曲节”等品牌活动。(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改革委、县文旅体局、徽投集团、开投集团、农文旅集团)
6.大力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推动镇景村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植入向云端、草坪音乐会等小投入、聚流量、能变现的小场景、微产品,打造汪满田、潭渡等一批非遗村、艺术村、康养村。(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农文旅集团)
7.打造“徽味 30°”徽菜品牌,开展“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系列活动,推动河西印象徽州美食示范街区、练江新夜市等特色美食街区提档升级,推出精品美食旅游线路 5条,力争餐饮营业额同比增长 15%。(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县人社局、县文旅体局)
8.加大邦泰崃、万豪、凯悦等知名酒店招引,加快夜泊新安、三江古渡、富丰大酒店等酒店、民宿项目建设,丰富住宿类产品供给,提升过夜游客承载力,力争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 15%。(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投资促进局、县科商工信局)
9.支持徽州古城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省级旅游示范休闲街区,壮大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宿、夜展、夜演、夜读产业规模,焕新推出徽州古城“徽物集”、坡山“天上街市”等创意市集,进一步拓展夜间消费空间。(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文物事务中心、农文旅集团)
四、创新发展创意产业
10.强化与阅文集团、儒意影业等头部文娱影视公司合作,加快渔梁古街阅文作家村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影视基地和IP主题景区,开发“戏从山中来”等系列微电影、微短剧、剧本游等新业态产品,力争省级短剧审核制作一体化基地在我县挂牌。(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农文旅集团)
11.运用 AR和AI数字技术,提升《徽州画梦录》剧本游等数字创意产品。与山东曹县合作开展大型汉服秀活动,做优“洞房花烛夜”徽园古戏台旅拍基地,打造“Z世代”潮趣网红打卡地。升级徽州府有囍、许村有囍等沉浸式演艺,积极培育演唱会、服装秀、脱口秀等时尚演艺业态产品。(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古城保护中心、农文旅集团)
12.持续推进县数字乡村馆文旅创意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将“三潭枇杷茶”“二两墨水”等产品做成现象级功能性饮品。申报“黄山十佳品质特产伴手礼”“黄山十佳旅游商品”5项以上。(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农文旅集团)
13.承办中国黄山“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分站赛,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赛道,对接参赛项目 15个以上,签约落地赛事项目1个以上。(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发展改革委、县科商工信局、县投资促进局)
14.举办“艺术乡建”设计大赛和歙县古建产业(非遗)职业技能竞赛,与省内外美术艺术高校深化合作,吸纳更多设计师、艺术家参与乡村建设,推动琳村写生基地品牌建设,打造写生(书画)村镇 10家以上,全年接待写生人数 10万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局)
五、常态发展体育赛事产业
15.举办不止骑环黄山自行车赛(歙县站)、徽州古城百公里越野赛和“徽州古城杯”3V3篮球争霸赛等精品体育赛事 15场以上,带动综合消费超1亿元。(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
16.大力发展“体育+”业态项目,丰富埃弗特网球小镇、健奥体育综合体产品供给,招引桨板、尾波冲浪等水上运动项目,培育滑雪户外休闲体验业态。(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农文旅集团)
17.积极推动新安江山水画廊、徽州天路、徽州古城百公里越野赛申报 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赛事。组织汪满田鱼灯、瞻淇鱼灯申报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
六、大力发展医疗康养产业
18.高标准规划建设城东生态康养、城西棠樾文化康养、城北高铁田园康养三大康养基地,开展“国医定潭”“百草长源”“富硒青峰”“温泉狮石”“长寿许村”等特色康养村落打造,力争建成特色康养基地 1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康养人家 3家以上,市级“十大康养旅游品牌”10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委、县文旅体局、县林业局)
19.推广新安医学康养品牌,探索“养生+养心+养神”体验模式,推进县中医医院与省针灸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省级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不少于 1个,遴选打造村级中医阁”10个以上,加快院内制剂“玉肤散”备案生产,鼓励中医人才团队与酒店民宿开展合作,依法依规开发睡眠、理疗、药浴、推拿、针灸、药膳等特色中医诊治和保健项目。(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委、县文旅体局、县教育局、农文旅集团)
20.瞄准银发经济风向,主攻上海银发旅居市场,研发 2条以上银发旅居康养线路。继续与浙江金华、江苏苏州、福建南平等地区开展职工疗休养互送工作,力争年度职工疗休养接待 15万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总工会、县民政局、县文旅体局)
21.发展壮大以臭鳜鱼、徽州火腿等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谋划推动富堨园艺场绿色产业园区,全力构建“猪鱼茶菊果”全产业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科商工信局、农文旅集团)
七、提升发展会展产业
22.持续扩大“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农文旅品牌效应,创新举办 2024黄山市文旅新品发布暨歙县招商推介活动,创意策划中国农民丰收节、民俗文化节、枇杷品鉴周、“歌从江上来”江畔音乐会等特色活动 40场以上。(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农业农村局、农文旅集团)
23.实施“友城+”“外事+”模式,打造黄山国际会客厅歙县升庄村工作点,建设富丰新城徽文化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持续推动徽州古城与甘肃敦煌、山西平遥、河南栾川、吉林安图、山东曹县等地区合作共建。赴瑞士、西班牙、意大利等地开展经贸合作和友城对接。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企业、中国 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在歙举办年会、企业战略研讨会、创意研讨会。(责任单位:县科商工信局、县政府办<外事办>、县文旅体局)
24.积极参与“四季黄山”发布会,赴景德镇、合肥、南京、上海等地开展文旅推介会不少于 6场。启动“古徽州 新女性”“我为歙县代言”全球招募计划,精心谋划开展徽州古城“知府招亲”活动,搭建更多时尚互动平台。(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农文旅集团)
八、积极发展文化服务业
25.加快实施徽派古建产业园项目,推进行知徽派古建产业学院建设,支持精华园公司等企业申报省级木结构装配式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教育局、县开投集团)
26.高质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作,稳步推进歙县廊桥、徽州古城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徽州文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责任单位:县文物事务中心、县档案馆)
27.围绕“课本游”“文化游”“科普游”等,深化与皖新传媒公司合作,年底前完成石头屋“网红书店”打造,加快北岸中学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同步推出一批研学精品线路,力争接待研学写生100万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教育局、农文旅集团)
28.成立歙砚产业发展协作联盟,举办长三角区域歙砚雕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支持文创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具象化研发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一批有温度、有质感的文旅产品。(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办、县文旅体局、县人社局、农文旅集团)
九、提升品牌传播力度
29.强化“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旅游目的地形象,建立“多媒体+多平台+多渠道”立体传播矩阵和“主流媒体+文旅达人+文旅推荐官”数字传播矩阵,创新叙事表达,打响“歙视度”外宣品牌,讲好歙县故事。(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旅体局)
30.加强与央视、新华社、安徽日报、中新社等主流媒体及小红书、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合作,强化“歙县文旅”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自媒体建设,提升歙县文旅知名度。(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旅体局、县融媒体中心)
31.实施“引客入歙”行动,深耕省内、长三角等重点客源城市,拓展华中、珠三角、高铁沿线城市市场。加强与衢黄南饶“联盟花园”、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沿线城市宣传互推,开展区域营销联动。(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农文旅集团)
32.聚焦“小美好、小美食、小美景、小美物、小美宿”,丰富和拓展“青绿新安·歙采缤纷”品牌内涵,打造“赏花踏青”“古城纳凉”“田园晒秋”“民俗暖冬”四季旅游线路,开发非遗、红色、名茶、体育、自驾等“徽字号”主题游线路 10条以上。(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农文旅集团)十、强化服务支撑体系建设33.实施歙南片区交旅融合项目,全面提升三阳镇、杞梓里镇、昌溪乡、深渡镇、武阳乡等 7个乡镇主要交通道路等级,推动片区 20余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和 75个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责任单位:县交运局、县文旅体局、县住建局)
34.全面推进新安江航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等项目,打造山水画廊黄金旅游水道。加快推进长陔岭隧道、小川大桥、杭瑞高速杞梓里互通、歙黟一级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快旅慢游”交通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县交运局)
35.完成4A级以上旅游景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全覆盖。常态化实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缓解城区、景区停车难问题。(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文旅体局、县城管局)
36.推进5G网络布局和应用,完成 140座 5G基站建设,提升重点景区5G网络覆盖水平。升级“乐享歙县”小程序,运用现代技术加强景区预约调控、流量疏导,推进全县智慧景区、智慧停车场等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科商工信局、县数据资源局、徽投集团、农文旅集团)
37.持续开展“全域宠客”模式,实施“放心游歙县”行动,常态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完善旅游投诉统一受理与快速处置等机制。(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38.推深做实“新安夜话”,搭建更加紧密高效的政企交流互动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歙企无忧”宜商品牌。(责任单位:县政府办<营商办>、县投促局、县文旅体局)
十一、保障措施
39.围绕重大项目、品牌活动、服务创新等,积极争取大黄山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各类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非标债。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等改革试点,探索绿色金融新路径。(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财政局、县文旅体局)
40.用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县政策,探索实施“点状供地”,解决乡村旅游项目用地需求,盘活农村资产资源。(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1.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开展研学导师和“乡村运营官”招募大赛,开展民宿管家、研学旅游指导师“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推动数字文化、乡村旅游、创意策划等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更多乡村设计师、乡村运营师、乡村推介官。(责任单位:县委人才办、县文旅体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
42.加强与国内文旅头部企业、知名企业对接,着力推动一批龙头企业投资项目布局落地。支持歙州农文旅集团做大做强做优,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产业项目集聚发展,力争年营收超1亿元。(责任单位:县文旅体局、县投资促进局、农文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