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金融】歙县财政局巧用“三点成一线”工作法全面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歙县巧用“三点成一线”工作法,逐步构建“1+N”框架体系,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全面兜牢“三保”底线,保障重点工作推进,实现效能大跃升。
“零”是预算的基点
坚持“以收定支,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彻底打破“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
一是破零重构“一把尺子”。以“2345”为主要抓手,合理确定各预算单位支出规模。“2”个取消,即取消以往年度预算基数,取消支出与收入挂钩。“3”个压减,压减党政机关行政运行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经费、压减非重点非刚性项目支出。“4”个结合,结合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结合部门职能职责、结合工作任务量、结合支出标准,重新测算资金需求。“5”个挂钩,同项目要素完整性挂钩、同预算执行进度挂钩、同审计指出问题及整改情况挂钩、同绩效评价结果挂钩、同项目评审情况挂钩,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安排机制。
二是预算核定“一个盘子”。突出“四个是”,前提是核定县级可统筹财力规模。核心是编制县级政府保障事项清单,2024年共安排186个项目、资金9.61亿元。原则是先“三保”优先,后“重点”,再“一般”。要求是应统尽统,将四本预算全部纳入统筹,县本级财力安排和上级补助统筹,本年预算和上年结转统筹。
三是资金安排“一个口子”。修订《歙县财政性资金审批管理办法》,对年初预算未细化需二次分配的项目资金做了明确规定,其中超500万元以上项目由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改变了以前各部门、资金存在“画地为牢、各自为战”问题,形成政策聚焦同一任务、资金投向同一领域、工作聚力同一目标的导向。如:以前乡镇村组网格员由各职能部门多头管理,待遇不一,改革后,根据《歙县“党建+基层微网格”工作农村方案》,全县村组网格员统一由乡村振兴局统一管理,网格员人数由3250人压减到1979人,资金从315万压减到285万元,实现了事情整合、人员整合、经费压减和效能提升。
“事”是谋划的起点
树牢“先谋事再排钱”“资金跟着项目走”的理念,编制政府重点任务清单,强化重点工作材料保障。
一是充实优质项目库容量。发布《歙县政府年度重点保障事项清单项目竞争筛选工作指南》,要求各部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县发展规划要求,面向各单位、各市场主体征集项目,做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发改、住建、交通、水利、卫健等重点部门,召开项目谋划专题会议,集体开展项目研究论证,保证项目质量。
二是提高项目谋划成熟度。为破除解决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等制约因素,出台《歙县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办法》,设立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资金池2000万元,支持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提高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可行性和成熟度。
三是激发对上争取成熟度。根据《歙县向上争取资金奖励暂行办法》及时兑现对上争取奖励资金,激励部门谋深谋实谋细项目,获得更多上级补助份额。同时,按季度分单位、分项目、分时段通报对上争取到位资金情况,加强点评力度,督促单位加强政策梳理和分析研究,提高对上争取成效。
“效”是改革的落脚点
坚持积极有为和绩效导向,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强化预算全过程绩效管理。出台了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定,将预算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前端,严格预算源头管控,推行新增重大政策、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后端,建立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等制度,打通绩效管理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全县86个部门130个预算单位共编制614个项目绩效目标,涉及资金11.09亿元;组织预算部门对上一年度1424个项目开展绩效自评,涉及资金19.99亿元,抽查19个部门复核自评质量;委托第三方对13个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开展财政绩效评价;联合人大、审计、发改等部门抽取2024年20个新增重点项目开展财政事前绩效评估。
二是发挥资金各领域撬动效应。县本级可统筹财力有限,刚性支出占比较高,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提供担保等财税扶持,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来参与有收益的项目建设是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的有效手段。工业方面,2023年县财政投入1370万元加快推进“零地技改”和“机器换人”,引导企业完成投资 20.3 亿元;农业方面,在支持徽茶产业集群项目实施中,投入财政资金1220万元,撬动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3680万元,带动1600余农户增收400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余个;服务业方面,安排财政资金310万元支持促销费活动,带动居民消费4085万元。
三是盘活资金多循环扩大投资。从“存量”中找“增量”,是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方式,也是零基预算的内涵之一。随着债务率逐年上升,通过债券投资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路径已越走越窄,盘活存量资产促循环投资显得尤为重要。2023年全县公共停车位经营权出让所获资金已安排1亿元用于新安江防洪工程以及航道治理工程,有效解决了重大项目资金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