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歙县“十四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深化改革,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城镇节能减排,改善城镇人居生态环境, 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局牵头编制了《歙县“十四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二、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
(5)安徽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46号;
(6)《安徽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
(7)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
(8)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9)《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0)《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11)《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12)《歙县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5-2030年)》;
(13)《歙县城区燃气(天然气)专项规划》;
(14)其他专项规划等。
三、起草过程
在《规划》起草过程中,我们根据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经广泛深入调研,在十三五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各县直部门、机关单位提供的十四五建设项目谋划情况,通过多方意见征询,共征集意见35条,采用意见27条,修改形成了《歙县“十四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5)》,于2023年1月9日开展专题讨论会并原则通过。
四、总体框架
《规划》共分五章,分别是规划背景及发展现状、规划总则、发展目标、建设内容及项目计划、实施保障。
五、主要内容
1.第一章规划背景及发展现状。从“十四五”规划编制背景、“十三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了着重分析。同时立足国内,高起点、高站位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的区位优势和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点、难点。
2.第二章规划总则。通过指导思想、规划原则、规划依据、规划范围、规划领域对“十四五”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明确。
3.第三章发展目标。明确我县“补短板、优形象、修生态、提品质、强功能、塑魅力”的总体目标,同时对道路交通、给谁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环卫设施、园林绿地、地下空间、生态治理、老旧小区建设、公共设施、历史文化保护、智慧城市等12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4.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项目计划。“十四五”期间,歙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54个,其中“十三五”结转项目14个,“十四五”新开工项目40个。
5.第五章实施保障。要求加强部门协调,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规划执行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注重统筹协调,全力支持和推进规划实施。同时做好创新投融资机制,夯实技术支撑,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科学实施规划,做好保障设施建设。
六、关键词解释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必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对推进我县融入国家战略、杭州都市圈,打造“世界著名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城镇群的重要旅游城市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支撑与保障作用。
七、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如对《规划》再有不理解之处,可向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具体咨询,联系人:吴彩璋,联系电话:0559-6513829,咨询时间: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