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县交通运输局解读:《歙县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起草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期间专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宛如一针“强心剂”为发展建设美好安徽按下“快进键”。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遵循,抓住战略机遇期,乘势而动、主动而为,以高站位、新品位的姿态,扎实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我局将紧紧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杭州都市圈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重大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积极践行“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为出发点,以公铁水航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构建“宜公则公、宜铁则铁、宜水则水”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二、起草依据
1、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挥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歙办秘[2020]50号)
2、《安徽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3、《黄山市“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4、《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年)》
5、《歙县空间规划(2017-2030)》
6、《歙县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5-2030 年)》
7、《歙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2030 年)》
三、起草过程
2020年9月7日委托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歙县“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20年10月完成规划提纲,在多次征求交通系统各部门意见后2021年5月完成《规划征求意见稿》,6月1日邀请县直有关部门召开征求意见会,7月完成《规划初步修改稿》,11月11日邀请县政府分管领导召开规划文本评审会,经与会专家认真审议,同意规划通过评审。会后,规划编制单位根据专家审查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最新稿,经县政府同意,以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
四、主要框架内容
主要概括为“3612”,即三大方面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水平、行业治理体系,六个维度同步提升: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与信息化、绿色环保、安全应急和行业管理,十二项专栏重点工程建设:高速公路重点建设工程、省县干线公路建设工程(一、二)、旅游公路重点建设工程、内河水运规划建设工程、城乡客运提升工程、货运物流体系建设工程、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TOCC)建设工程、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节能环保交通运输装备应用工程、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工程、交通安全应急工作的重点项目。
具体内容:一是续建黄千高速和新建G56杭瑞高速杞梓里互通立交项目,二是实施歙黟路、皖浙1号线、雄村至南源口、徽州天路、街口至长陔以及武阳至岔口等6个省道改建项目,三是实施19条农村道路、67座危桥改造以及40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四是实施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及新安江流域船舶污水上岸工程信息监管平台建设,配合市局开展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项目前期工作,五是新建歙县综合物流中心等3个客货运场站,六是加密现有城市公交发车频次,新辟公交线路,试点改革城乡客运,运营部分城乡客运公交化,七是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平台(TOCC)工程建设。
根据“十四五”期间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布局,歙县“十四五”期间总投资172.83亿元(实施类项目73.86亿元,储备类项目98.97亿元)。
五、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强化要素保障,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发挥路长制在宣传推动交通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节能环保交通运输,交通灾害防御意识。强化监督,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支持交通事业、共同推进交通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解读人及政策咨询电话
解读人:毕跃忠(歙县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股)
咨询电话:0559-6510225
咨询时间: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七、关键词解释
要素供给矛盾突出 :歙县是皖南山区,总面积 2122 平方公里,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 95%。镇村间距较 大,共有 15 镇 13 乡,乡镇多位于深丘与陡山,规模小,乡镇间通达能力较弱,辐射带 动能力有限,经济相对独立,乡镇自我积累及自我完善的能力相对缺乏,经济水平及信 息化程度较低。故歙县城乡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仍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定程度 上制约着歙县综合交通的发展。
城乡发展基础薄弱: 歙县是农林业大县,农林资源丰富,但其他生产资源相对贫乏,尤其可供建设的土 地资源极为有限。土地、劳动力及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矛盾比较突出,给综合交 通发展造成一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