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同志解读】一把手访谈:歙县县委书记李忠——加快建设高气质现代化文化旅游名城
歙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经济环境平稳健康,社会环境和谐稳定,政治环境风清气正。就如何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发挥山水人文优势,加快建设高气质现代化文化旅游名城,歙县县委书记李忠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
提振精神状态
拉高工作标杆
记者:歙县将如何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上?
李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歙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省、市党代会提出的“五个安徽”“五个之城”奋斗目标,全县党员干部以“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责任心、“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实行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努力创造出色、出彩、出众的一流业绩,确保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落到实处。以更大魄力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融杭接沪,打造开发开放新高地。充分发挥“融杭接沪”桥头堡作用,常态化开展体悟实训,加快杭黄毗邻区块(淳安、歙县)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区建设。深化与光明集团合作,加快推进牧野小镇建设。强化“双招双引”,加快网驿产业园、字节跳动数字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2个,到位内资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健全“海聚英才、揭榜挂帅”机制,常态化开展“引博入企”,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紧缺人才。
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执行重大项目“双进双产”协调调度等机制,用最快的速度让最好的项目获得最优的资源要素。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开工建设恒将智慧科技园、布射河科创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冠润汽车、航瑞新材料等项目,确保美凯澳新材料、世广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年完成投资超百亿元。紧盯国家政策走向、项目取向、资金投向,精准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确保动态储备规模超500亿元。
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产业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立足实际,对标先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增效。围绕“延链、补链、强链、铸链”,开展优质企业引育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众创空间创新平台作用,持续推动经济开发区创新发展,确保园区经营收入、税收均增长15%以上。
突出创意赋能
全域融合振兴
记者:歙县生态绝佳、山水相融、人文共美,如何以创意赋能加快建设高气质现代化文化旅游名城?
李忠:歙县突出创意赋能,深化文旅融合,着力打造长三角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实施“皖美旅游”行动,取消徽州古城门禁设置,实施渔梁改造提升,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摇橹翩翩”等文旅新场景和网红打卡地,让歙县成为“可以随时触摸、亲近对话、没有屋顶的创意博物馆”。持续打响“品味歙县·自在乡村”“非遗夜市”等文旅品牌。深化与黄山旅游集团合作,推进深渡特色小镇建设,启动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5A创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挥特色优势,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用好驻村工作队、基层党组织“两支队伍”,让脱贫成效更可持续。培育一批“新农人”“乡创客”“土专家”,以卖花渔村、问政村为切入点,打造具有独特IP的特色村庄,展现新时代“新安山居图”美丽画卷。
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高水平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协作建设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加快建设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南生态屏障。积极推进生态价值转化,探索设立“两山银行”,启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基地创建,高质量建设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
聚力共建共享
拥抱美好生活
记者:人民至上,歙县将怎样找准民生改善着力点,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忠: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认真听取群众的所思、所忧、所怨、所盼。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抓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领域民生,接续实施民生工程,确保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岁末年初,要科学精准从严从紧抓好“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群众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要切实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加强冬季交通安全管理,统筹做好能源迎峰度冬供应、春运等工作,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切实抓好市场保供稳价、助企纾困、农民工工资清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工作,加大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以及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走访帮扶,强化信访积案化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